雨崩
雨崩村個神奇美麗的地方,行走其間讓人有曠世桃源之感。她位于云南德欽縣云嶺鄉境內,其名意為“堆積的經書”。因目前無公路可通,長期與外界隔絕,雨崩村仍保留著不少純樸的藏式民俗。進入雨崩,需徒步或騎馬18公里,翻越3700米埡口。雨崩村位于梅里雪山的念慈母峰、五子峰腳下。
梅里雨崩是我這次云南之行的大餐。大到可以堅持哪兒都可以不去,不去麗江看美女,不去香格里拉的草原。偏僻的地理位置、神圣的雪山、如畫的風光,都是絕大的刺激。最初制定的計劃是自行前往,發現德欽修路是個大問題后,只得選擇參加了麗江的一個自助游團,這樣在來回的時間和行程上有保障。
.jpg)
第一天 西當到雨崩,夜黑入山
前往雨崩的路程非常艱險,按照頭天晚上的約定,我們在5點起床集合,香格里拉的天還是一團漆黑,帶著幾分睡意,隨便吃了點頭天在超市買的東西,轉進了面包車。汽車很快出城了,一路顛簸。大約一個小時候后,天空泛白,此時我們已經在高山的路上,旁邊就是懸崖。一些路段還在維修中,整座山體被炸開了,有點觸目驚心。
直接路過德欽,下午3點到達了飛來寺。
按照牦牛的計算,德欽公路三天一通車,前方的路段還在施工,必須在當晚抵達西當,行程很緊。飛來寺簡單用飯后,出發前往西當村。此段景色極為壯美。兩側大山雄踞,谷底奔騰著金沙江。俯瞰下去,山腰還散落著幾個小村落和大片的農田牧場,各種顏色交織,頭頂的白云朵朵,壓在頭頂。頓時讓大家恢復了精神。
這座大橋橫跨金沙江。橋的右面一面通向了雨崩了,一面通向了明永。
西當下車已經是五點,此時夕陽照在對面的山頂。迅速下車。又從包里拿出了一些物品放在車上。開始登山。一開始即是陡峭的上升。大約500米后,感覺喘的厲害,慢慢調整。身后不斷響起鈴鐺的聲音,這是坐著游客的騾子進山了,習慣性的往路邊考考。騾子就著窄窄的山路另一側,不緊不慢的上去了。趕騾子的人總是在隊伍的最后,壓著隊伍,前面的騾子自然會帶隊。一小段后,遇到了一群豬,也在趕路,但是沒有見到趕豬人。
和這些豬走了一段,相互較勁,隨著腳步加快,豬居然也開始小跑了。這群家伙的脂肪和體重還是成為了負擔,10分鐘后,領頭的豬停了下來,氣喘吁吁。整個豬群擋住了山路。此時聽得身后的清脆鈴聲,片刻之后,幾匹騾子沖進了豬群,豬們頓時豬腳大亂,四處而逃,沖到了山路旁邊的斜坡下面。
這段有趣的遭遇之后,到達了第一個休息站。天已經半黑了,隊伍集合之后繼續上路。
道路總是一段一段的上升,仿佛沒有盡頭了。路中間一段段泥濘不堪,被騾子踩出了很深的印跡。天黑之后的徒步變得更加小心,也沒有景色可看了,隊伍頭尾相連。估計其他人想的也和我一樣,趕緊走到雨崩村子休息。
在牦牛大概重復了五六遍快到了之后,我們步入了一片平緩地帶,路邊是經幡。順路前行到達了埡口。此時小賣部還開著,有著一些藏民喝水休息。補充了點熱水,開始下坡。
夜色中,水色漸大。牦牛告訴我們這是雨崩河水的聲音。順著河走到村口,看到兩個人扶著一個姑娘往村外走。高原反應了,牦牛小聲嘀咕了一句。
到達客棧后,卸下背包,看了看表,此時10點半,我們在路上不間斷地行走了5個小時。
第二天 冰湖,艱難的拍攝
早上醒的很早,心情興奮。終于到達了雨崩。溜到露臺上。
按照計劃,前往冰湖。天氣相當不錯。從客棧下樓,拐進了村間小道,爛泥巴路。騾子、牛、雞和豬已經在路上和田間撒歡了。四只小豬仔嗖地從路上穿過去,儼然是經常鍛煉,大開眼界。比起他們在城市、內地鄉村的同類,這些家伙可真是過著天堂的生活。
進入原始森林后,雙眼被翠綠包圍了。青蔥的大樹,樹胡子,還有爬滿大樹的苔蘚,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童話,綠色的魔法瓶被打破了,魔水把所遇到的一切變成了植物。
下山之后繼續在原始森林中行走,各種各樣的植物充滿畫面。一個字:美。
大本營已經廢棄了,變成了牧民的住所,周圍游蕩著牛馬。在這兒下起雨來,于是就在木屋下面躲雨,泡了個方便面,相當爽。
等了一陣子,見雨小了點,接著出發。天殺的我居然把沖鋒衣忘在了麗江的客棧,當天居然又沒帶另一件皮膚風衣,活該淋雨。接下來開始了當天最后的一段,山勢一下子陡峭,路邊的花花草草被雨水滋潤的無比清新。
爬到后來,三角架也懶得收起來了,索性并攏了直接當做登山杖用,就是沉了點,效果還不錯。一口氣爬到山頂,相當于爬了個香山。冰湖一下子完整的出現在眼前。
冰湖處于山腰冰川的下面。一個微凹的谷地中,水從一頭的冰川下面流入,又從對面的缺口而出,激流而下,在遠處匯入了雨崩河。
冰湖是墨綠色的,如同一塊品相優良的大翡翠。純凈不含任何雜質。第一眼間就能把人吸住了。激動的拿起架子就往近處去,盡量避開路上大大小小無數的瑪尼堆。此時雨勢漸大,縱然50d能防點水,也不敢直接裸露使用了。先立好架子和機子,然后迅速脫掉外套,罩在相機和人的腦袋上面,只留下鏡頭的亮光,開始拍攝,估計我當時的樣子像極了相機發明早期的攝影師。拍完幾張就換地方,再重復一次立架子、上衣服的過程。拍了大概20張,回頭張望山頂,大吃一驚,不遠處的山頂居然已經云霧繚繞。心理面涌起來一個奇怪的想法,這是神山要人離開了吧。
回去的路上發生了一點小插曲,后半段走的太快,脫離了大隊伍,順著小路到了河邊的伐木場。此時天色黃昏,心理有點緊張,根據雨崩河的水流方向判斷方向應當沒有問題,遂向上折回,路過一片空地,忽見空地上耀眼的一片白,原來是一片碗口大小的白蘑菇,在地上圍成了一個月牙形。無心停留,向上穿插一段,遠見一村民,順利回村。
第三天 神瀑,朝圣之旅
依然是大清早起,吃了一大碗牦牛油的面條。今天的行程是神瀑。藏傳佛教中,梅里雪山為八大神山之首。藏民有轉山的傳統,認為可以消災贖罪。梅里雪山的轉山有兩條路線,外轉和內轉,其中內轉即為行走神瀑這條線路。
這兩村存在的太神了,遙想呼應,從雨崩上村到下村的路幾乎是直落而下,然后又折疊而上。雨崩下村人口也不多,但是很多村民家也變成了旅館、甚至酒吧。看來這個安寧的小地方終究也會越來越跟人民幣親密接觸。
半個小時后到了一堵巖石面前,石頭上隱約有方形的痕跡,周圍很多供品,牦牛繪聲繪色給我們講述了曾經發生的故事。傳說雨崩當地人曾經在此見河邊一女洗濯,旁邊的石頭上開啟大門,一男坐立其中。村人之話兩人皆不回答。村人遂回村,喚人同來,此時兩人已經不見,石門緊閉,只留石頭上的門型刻痕。
繼續前行,路邊的經幡多起來,還見到了很多藏民。
到了休息站,此處可以遠眺神瀑所在的雪山了,風景絕佳。但是從這里到達神瀑還有一個小時的急上坡。
經幡越來越多,看起來我們離神瀑也更近了。
這條路遠比看起來遠,足足走了一小時,在經幡路上遇到了幾位藏族大媽,得知我們徒步上山,隨即掏出身上的布袋,掏出了幾塊木疙瘩一樣的東西送給我們,這就是有名的紅景天,含在口中可以舒緩高原反應。塞嘴里一塊,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覺頓時氣息平順很多。
謝過大媽,繼續上山,終于到了,此時小黑已經在山頂溜達了。
此時俺的心里面老激動了,媽呀,周圍一片經幡海洋,遮天蔽日。這種震撼的感覺無法用語言表達。而神瀑就在前方,水流從幾十米高的雪山山崖傾斜而下。
牦牛說,帶你們去轉神瀑吧。
趕緊把手機和相機托付給別人,拉緊衣服,跟在牦牛后面走過去。(我是黑色的衣服)近前了,發現水流比遠看大多了,但是溫柔而下,灑在身上,宛如輕撫。此時回頭看右邊,不經意間,5、6米遠的地方居然出現了一道微型彩虹!這大概是離彩虹最近的一次了。懷著激動的心情,轉完了一圈。正欲走,牦牛說,轉三圈。
從神瀑下來,心情依然激動。一路無話。
回到了之前的休息點,吃飯休息。見到小黑,不知道什么時候它已經回來了。
和主人的閑聊中,才知道小黑的顯赫,這個小家伙原來是只藏獒。才7個月大,居然就長到了1米多長,是主人從西藏買回來的,身價就兩萬了。大名叫四眼,不過它對這個比較娘的名字似乎不太感冒,倒是叫小黑有反應。于是它就成了我們合影的寵兒。
第三天下午 雨崩下村到西當,一點不輕松
從雨崩下村先折回雨崩上村,出村的路口在那里。150米的垂直距離,走起來就一個字:累。
途徑騾子場,一堆騾子,都是用來載人載貨的。
快到西當的時候,抄近路,居然走上了這條正在修建的公路。雨崩對外的公路正在修建中,從尼汝進村的公路也在修建,不久之后,這個地方將和外界便利的連系起來。希望更多的人來游玩的時候保持這個地方的清凈和淳樸,好好珍惜這片凈土。
第三天夜 金沙江畔,驚險的尾聲
雨崩之行如此難忘,包括尾聲。
從西當往飛來寺的途中,因為前方路面塌方,一段路面完全被石頭阻斷,我們必須步行通過。下車后周圍一片漆黑,一面是山崖,另一面則是懸崖,下面幾十米是奔騰不息的金沙江。很快就走到了塌方處,被所見震驚。寬達7、8米的路面上全是大大小小的碎石,大的估計上噸,小的就是石子,從山體塌下來,形成一個斜坡,完全擋住了向外的路。
唯一的路,就是在黑夜中,借助微弱的燈光,聆聽金沙江的咆哮,提防頭上的落石,從碎石上通過。
頓時有種驚心動魄的感覺。
還是隊伍頭尾相連,沿著碎石坡,走到一半,此時前面發現無處下腳,向斜上有巨石,向斜下就是蹦極金沙江,進退不能。
只是很短暫的幾分鐘,女孩子和幾個男的卻開始驚叫了。
這時候對面出現了燈光,修路的工人們從另外一邊爬了過來。終于穩定了大家的情緒,一個一個拉著,從一條窄道上跨過去。
感謝他們。
十點半,汽車到達飛來寺。此行結束。
回到旅店,三天總計徒步80公里山路,背包重15公斤。小鷹38,很好用。雖然有了些破損。
雨崩之后,尋找下一個圣地。但是雨崩,很難忘。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