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鼓浪嶼探秘十大老別墅的前世今生。鼓浪嶼的魅力源于它久遠的歷史,或許可以說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這百年間呈現出來的繁華與傳奇,使鼓浪嶼遠離了平庸。鼓浪嶼上的別墅,,旅游、游記攻略,,旅游景點,,好玩嗎,,在哪里,,有什么好玩的,,怎么去,,怎么走,,住宿,,景點景區
鼓浪嶼的魅力源于它久遠的歷史,或許可以說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這百年間呈現出來的繁華與傳奇,使鼓浪嶼遠離了平庸。鼓浪嶼上的別墅不僅有悠久的歷史,還有著不少中外名人的故事,從人文歷史追溯到浪漫愛情,都透過這些別墅和古宅,等待每個游客來發掘和聆聽。
1、廖家別墅:林語堂的婚房

林語堂的婚房隱匿在漳州路上一個很深很小的巷子里,一不小心就會被錯過,就算特意去找也未必能夠找到就算是找到了。
當然你也很難相信眼前這個殘破不堪的院落就是當年顯赫一時的廖家別墅,也是大名鼎鼎的林語堂先生的婚房。
網上資料證實,林語堂故居位于鼓浪嶼漳州路44號,是一座U形的別墅,鼓浪嶼最古老的別墅之一,約建于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距今已有150多年了。
別墅為英式,拱券回廊,前部為兩房夾一廳,為兩層坡頂,后部中間為小花圃,兩旁為二層小樓,連著前面的主房,后花園里還有魚池。別墅的線腳重疊纖麗,而二樓的欄桿卻甚簡約。
地下隔潮層并不低矮,保證了其上的廳房干燥舒適。一樓中廳拱券前為一長長的石階,石階四周為古榕、龍眼、玉蘭,把小花園籠罩得濃蔭婆娑,清新涼爽,一派溫馨的氛圍。林語堂當年娶了廖家二小姐廖翠鳳為妻,正是在這間廖家別墅前廳右側的廂房里完婚,開始了他們相守一世的婚姻生活。
歷史記載,1919年8月9日,林語堂與廖翠鳳舉行婚禮,新娘房就設在廖家別墅前廳右側的廂房里,林語堂婚后三天,懷揣1000大洋離開廖家,林語堂一生寫了六十多本書,上千篇文章,大多是用英文寫的,1966年定居臺灣,1976年3月26日逝世于香港,終年81歲。如今廖翠鳳的侄兒廖永明教授就住在這屋里。
【小貼士】
林語堂的婚房隱秘的很深,當你看到在漳州路旁有一個賣海蠣煎餅的小攤,就差不多找到了。
2、木香居:林語堂摯愛陳錦端之故居

木香居緊靠林祖密故居,別墅原主人為陳天恩。說到名醫陳天恩,知道的人可能不多,知道他女兒陳錦端的人或許反倒要更多一些。林語堂小說《京華煙云》中的姚木蘭即以她為原型。據林語堂的女兒林太乙曾在書中回憶:“父親對陳錦端的愛情始終沒有熄滅……在父親的心靈最深之處,沒有人能碰到的地方,錦端永遠占一個地方。”
這個錦端即是陳天恩的小女兒。林、陳兩人因陳天恩看重門第而棒打鴛鴦。當然鼓浪嶼上還有另外一處跟林語堂有關的別墅,那就是“林語堂新娘房”——林語堂從這里牽著他的新娘廖翠鳳走向世界。
3、琴海莊園:蔣介石的夢想之地

鼓浪嶼上有四座山,升旗山、筆架山、燕尾山和雞母山。后三座山是根據山的形狀命名的。因為閩南語管“母雞”叫“雞母”,所以叫“雞母山”。這個琴海莊園就在雞母山公園里,因此地勢較高。
琴海莊園的位置很好,靠山面海,有三面都朝海,站在靠西面的平臺上眺海,正好可以看見嵩嶼碼頭。
據說1920年蔣介石路遇此地,就很喜歡這里的環境和景致,留下日記說:“此室向東南而背西北,豎立山巔,海水圍繞,綠樹滿野,是誠山明水秀,風和氣清之地。吾能住此三足月,養氣讀書,則無上之幸福也,未知能否?”
鼓浪嶼美食推薦:
林記魚丸:值得推薦,鼓浪嶼泉州路54號,特別是湯是用那的井水渚的很鮮。
東北老大娘家庭式手工水餃:在林氏魚丸往上一點附近,手工水餃不錯。
粒粒香扁食店:鯊魚丸、沙茶面從口味上說有點像加了花生芝麻醬的酸辣面。
葉氏麻糍攤:轉過張三瘋奶茶鋪就看到,果然是不起眼的小攤,東西也是迷你的糯米糍。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