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大潮:“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边@就是天下聞名的錢塘江大潮,洶涌壯觀的錢塘潮,歷來被譽為“天下奇觀”,人們通常稱這種潮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

錢塘大潮也叫“海寧潮”,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日在海寧所見到的海潮最為壯觀。因錢塘江口呈喇叭形,向內逐漸淺狹,潮波傳播受約束而形成。
錢塘江大潮:“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這就是天下聞名的錢塘江大潮,洶涌壯觀的錢塘潮,歷來被譽為“天下奇觀”,人們通常稱這種潮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
錢塘江在哪里錢塘江在哪?我想對于喜歡旅游的朋友來說都已經很熟悉了吧!錢塘江是中國
浙江省第一大河,發源于
安徽省
黃山,流經
安徽、
浙江二省,是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新安江與蘭江是錢塘江的源頭,于
上海市南匯區和
寧波市、舟山市嵊泗縣之間注入東海,其中
杭州附近河段,稱為“之江”或“羅剎江”;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
錢塘江大潮的成因天時:農歷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陽、月球、地球幾乎在一直線上,所以這天海水受到的潮引力(月球、太陽或其他天體對地球上單位質量物體的引力和對地心單位質量物體的引力之差,或地球繞地-月(日)質心運動所產生的慣性離心力與月(日)引力的合力。)最大。
地利: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錢塘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像半島似地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 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
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床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涌進來時,由于江面迅速縮小,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層層相疊。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后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涌。
風勢:沿海一帶常刮東南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助長了潮勢。
錢塘江觀潮最佳時間
錢塘江觀潮最佳時間為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八。每逢農歷八月十八,來
浙江一帶觀潮的人,成群結隊、絡繹不絕。這時的岸邊,人山人海,萬頭躦動,人們焦急地等待那激動人心時刻的到來。不一會兒,忽見人群騷動,只見遠處出現一條白線,由遠而近;剎那間,壁立的潮頭,像一堵高大的水墻,呼嘯席卷而來,發出雷鳴般的吼聲,震耳欲聾。
錢塘江大潮觀賞地點長山閘海鹽縣澉浦鎮的長山閘長85米,高12.6米。閘旁山上建有觀海亭,站在亭中可以看到涌潮初起,繼而潮頭立起壓過沙灘逆江而上的奇異景觀。
大缺口當大潮來臨時,因受江心淤沙的影響,涌潮呈東、南兩股交叉而來,在大缺口一帶交匯相撞,激起座座冰山雪峰,聲聲如雷,場面驚心動魄。
八堡龍頭角海寧市鹽官南龍頭角是突出海堤的一塊巨大礁石,它使此處形成一個小海灣。涌潮到此,驚濤拍岸,怒浪翻滾,有“怒潮”之稱。
老鹽倉鹽官西八公里處的老鹽倉在60年代建起一座長650米,高9米的攔江大壩。當潮水與大壩相撞對,會沿著斜坡沖上大壩,又返身撲向江邊18層海堤,水珠如暴雨般傾盆而下,氣勢極為壯觀。
觀潮公園“十萬軍聲半夜潮”,海寧潮白天洶涌澎湃,夜潮更是驚險雄壯。觀夜潮一般在鹽官觀潮公園,午夜時分,萬籟俱寂,忽聞有奔馬聲從東方傳來,越來越響,江面也突起黑色蛟龍,把滿江的月色打成碎銀,剛才還是平靜如鏡的江面頓時成了翻江倒海的波濤世界。宋代的蘇東坡就曾贊譽:“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