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3·15消費者權益日”,有關消費者維權、市場整頓的話題總會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剛剛過去的“3·15”也不例外,各種有關旅游行業的“陷阱”、“潛規則”等消費亂象也被和盤托出,然而,旅游市場的維權整頓并非一勞永逸。“3·15”過后,這些亂象是否還會重現?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否可以得到保障?本期,我們將根據本報連續三周來的調查結果以及
西安市旅游局稽查大隊提供的數據、鮮活事例,帶動廣大讀者繼續將關注的目光投向我們的旅游市場,共同打造出一個健康有序的旅游消費環境。
?
從業人員素質成投訴焦點
“從去年旅游行業整個投訴情況分析來看,目前表現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服務項目的增減、服務標準的降低等方面。” 記者從市旅游局稽查大隊了解到,2010年
西安市旅游局共接到游客書面旅游投訴56件,結案56起,接到電話投訴與情況反映536個,均得到妥善處理,整體情況與2009年相比呈現出相對下降趨勢。
??????? 此外,在本報的旅游調查中,有60%的參與者還反映,目前旅游市場上從業人員,尤其是導游的素質也是個很關鍵的問題。市民孫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去年“十一”之前,孫女士帶著家人參加
北京一家旅行社組織的“歐陸風情”旅行團。而這趟心心念念的旅行,卻因為遭遇拼團、行程缺失、景點遺漏、“崇洋媚外、無服務意識”的導游、不公平的收費、投訴維權一再遭到推脫等一系列問題,讓孫女士一直郁結至今。“提起這趟旅行至今還讓我覺得窩火,我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兩次轉團;旅游過程中,行程嚴重縮水,購物時間過長,合同中所稱的‘專業司機’在每個城市反復兜圈、問路,甚至發生小車禍;而無職業道德的黑心導游更令人憤怒!”
?
看清品質明確責權是關鍵
其實,孫女士的經歷并非個案,在本報此次旅游調查中,關于旅游服務質量、導游素質的投訴問題成了投訴的眾矢之的。那么面對“唯利是圖”的低素質導游,遭遇形形色色的旅游劣質服務,游客究竟該如何甄別,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此,市旅游局稽查大隊隊長王琳和市內一些品牌旅行社的業內人士紛紛表示:看清品質明確責權是關鍵。
??????? 據王琳介紹: “造成不少投訴的原因就是旅行社與游客對合同條款的理解上存在差異。”因此他特別提醒廣大游客,“在參加旅行社出游時,要選擇口碑較好、有資質的旅游企業,以及成熟、有品質的線路。同時,最重要的是還要看清合同,認真仔細地閱讀條款,特別是對未盡事宜,一定要提前做好商定。另外,從法律角度講,避免旅游糾紛最有效的辦法是,在簽合同時,雙方要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越詳細越好,當然,在旅游過程中,也要保管好相關票據,這樣對雙方來說都有了法律依據。最后,在出現違約糾紛等矛盾時,最好以積極的態度與企業進行協商,理性維權,不要一味地故意夸大損失,否則,自己的權益將難以得到維護。”
??????? 而
西安國旅、西安康輝、西安天馬等一批品牌旅行社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也都表示,高誠信、高服務對于旅行社來說絕對是最根本的經營法則。一方面要求旅行社做到自律,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負責,讓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清楚放心。另一方面,游客在選擇時也要看清品質,不要一味地被“低價”所迷惑,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誘人的低價背后,往往藏著不為人知的陷阱。
?
市旅游局將加大規范力度
“世園會的大幕即將開啟,我們也將以此為契機,整合各項資源,對旅游市場進行整頓規范。”王琳表示,目前,市旅游局稽查大隊的整頓方案已經在籌劃中,近期,將針對旅游市場上無資質經營旅游業務、非法一日游、“黑車”、“黑社”、“黑導”等影響旅游市場秩序的行業頑疾加大整治力度,同時對于一些存在惡意競爭、強迫消費、零團費等違規行為進行重點打擊,營造文明、安全、有序的旅游環境。在此,市旅游局再次向廣大市民游客公布旅游投訴電話:029—87630166,希望廣大游客能夠共同監督,一起來引導市場規范。
?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