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皮魚”正式名字是綠鰭馬面鲀 (革鲀科) Navodon septentrionalis[形態特征]
?????? 體較側扁,呈長橢圓形,與馬面相象,一般體長10~20厘米、體重40克左右。頭短,口小,牙門齒狀。眼小、位高、近背緣。鰓孔小,位于眼下方。鱗細小,絨毛狀。體呈藍灰色,無側線。第一背鰭有2個鰭棘,第一鰭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鰭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帶骨末端不能活動,臀鰭形狀與第二背鰭相似,始于肛門后附近;尾柄長,尾鰭截形,鰭條墨綠色。第二背鰭、胸鰭和臀鰭均為綠色,故而得名。
[產地、產季]
???????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國主要產于東海及黃、渤海,東海產量較大。其主要漁場和漁期如下:在溫臺外海、對馬海峽和閩東漁場,旺汛期為12月至翌年3月;釣魚島漁場旺汛期為3至5月;舟山漁場和舟外漁場的盛漁期為5至6月;在黃海中北部及渤海南部漁期為4至10月。
[經濟價值]
??????? 為我國重要的海產經濟魚類之一,其年產量僅次于帶魚。營養豐富,除鮮食外,經深加工制成美味烤魚片暢銷國內外,是出口的水產品之一。綠鰭馬面鲀加工制做的魚片是出口品種,其英文名為Bluefin leatherjacket,日文名為ゥマッテハキ。輸往國別和地區:日本。出口口岸:福建、浙江、江蘇、山東、遼寧、上海、廣東。
??????? 扒皮魚是一種頗有經濟價值的魚類,每年12月至隔年3月為其泛期,
這魚除了那根突出于魚背的硬骨外,最特別的是身上那張粗糙如砂紙的魚皮,因為這一緣故,必須把皮扒掉才能烹煮,也因此換來了“扒皮魚”這一俗稱。
此外,它還有馬面魚、象皮魚、孜孜魚、皮匠刀、面包魚、羊魚、燒燒魚、老鼠魚等別名。
??????? 扒皮魚是一種營養相當豐富的魚類,它的蛋白質含量特別高,每100克魚肉就含1.92克的蛋白質,其他營養成分包括微量的脂肪、鈣、磷、鐵等。
扒皮魚肉可做藥用,治療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它的皮則可制成明膠。
作為菜肴,中醫師黃懷得特別欣賞扒皮魚的細幼、無腥味。由于此魚魚肉比較淡,因此用豆豉、醬油、姜絲、蒜蓉燜煮最好吃。切片煮湯,用一點芫荽和姜絲調味,聽說比生魚片還好吃,切片煮面線湯也非常可口,不妨一試。
一、烤扒皮魚
扒皮魚三條,蒜、姜絲、料酒、小蔥、胡椒粉、孜然、油、鹽、適量。
做法:
1、將扒皮魚洗凈去頭在魚身劃幾個斜口待用。
2、拿一碗,放適量鹽、胡椒粉、料酒[一點點就可以了]、蒜、姜絲,用筷子將其攪拌均勻,放入扒皮魚腌30分鐘。
3、拿一烤盤,上面放上錫紙,把腌好的魚放在上面,在魚的兩邊均勻撒上胡椒粉、孜然、油。進入烤箱烤至35分鐘(期間翻一次邊),取出撒上小蔥花即可,香噴噴的烤扒皮魚就做好了。
二、檸香茄汁扒皮魚
材料:
扒皮魚三條,蒜、姜絲、料酒、胡椒粉、鹽、檸檬、番茄沙司。
制作:
1.將扒皮魚洗凈在魚身劃十字口。
2.取一個大碗,放入扒皮魚,加適量鹽、胡椒粉、料酒(少許)、蒜、姜絲,用筷子將其攪拌均勻,腌30分鐘。
3.把扒皮魚表面均勻的拍上淀粉,入油鍋溫油炸至金黃色撈出備用。
4.另起鍋,加少許油,待油溫至3-4成熱的時候,加兩大勺番茄沙司和一勺糖,小火炒勻。
5.倒入扒皮魚翻炒,使其均勻的裹上茄汁,擠入少許檸檬汁,撒少許雞精炒勻,關火裝盤即可。
小貼士:
此菜咸鮮適口、酸甜開胃,肉質外酥里嫩,最重要不用理魚刺.
三、燉扒皮魚
先洗凈用鹽姜淹10分鐘
支鍋倒油,油如同平時炒菜量;將淹好的扒皮魚煎黃后取出。
然后在油中放糖在油鍋里(3--4勺),慢慢的攪拌至糖融化后起沫(此時候的糖主要是起上色作用的);
再放蔥姜蒜炒黃,然后放醬油料酒,少量的鹽、水(開水)后,把煎炸好的扒皮魚放入,再放些豆豉一塊燒,大火滾開后小火慢燒。
等快熟的時候加鹽,
然后收湯(就是用大火幾分鐘剩余少量的湯)
出鍋時放味精
四、香糟扒皮魚???
??? 原料:香糟扒皮魚干200克。
??? 調料:味精、加飯酒各5克,生姜、蔥段各10克。
??? 制法:香糟扒皮魚干加味精、加飯酒、生姜、蔥段,上籠大火蒸8分鐘至熟取出裝盤即可。
味型:鮮咸酒香,糟香濃郁。
??? 香糟扒皮魚干干的制法:新鮮扒皮魚500克洗凈,斜刀切1厘米厚的片,放入糟汁泡5個小時取出放在太陽光下曬干(曬2-3天)即可。
??? 香糟汁的制法:干鍋中放打碎的八角10克、香葉15克、桂皮15克,小火炒香,加入純凈水5千克,大火燒開倒入水桶中,加紹興白香糟3千克、紹興加飯酒8瓶、糖桂花50克、鹽30克、味精30克,將以上原料一起攪拌均勻,晾涼后放入冰箱保鮮5小時后,取出,用面粉袋,將拌好的料包起用繩子吊起來,底下接個盆,從袋子過濾出的液體,即成飄香四溢的香糟汁。
??? 創新點:扒皮魚一般是用來紅燒、清蒸或用鹽腌制過再曬干,很少用糟汁泡過再曬干。這樣做出的口味,比用鹽腌制過的干香多一種糟香。
??? 創新過程:我看到雜志上很多用糟汁來做菜,但做出來只有糟香,沒有干香。有次看到曬魚干,就想到可不可以用糟汁泡過再曬干,試做后發現魚干越曬越香,糟香味全都出來了。
扒皮魚,又稱橡皮魚、馬面魚、面包魚。烹制前,在魚的下頜處開一小口,用手往旁邊一撕,皮很容易剝下來。適合紅燒、剁椒蒸。??
點評:這道菜做法很有推廣價值,此法同樣適合做雞、鴨、鵝等。香糟汁在江浙一帶用得較多,其實也很適合在其它地方運用,這種糟汁既可做熱菜又可做涼菜,用途廣泛。
五、蒜香扒皮魚
??????? 扒皮魚先用蔥、姜、香菜、芹菜、鹽、料酒、胡椒粉、醬油腌漬2小時,過油炸成金黃色。鍋內放蔥、姜、蒜炒出香味,加高湯、鹽、料酒、醬油、白糖、雞精、魚,用小火燒至入味,放味精,裝盤,撒上蒜茸,色拉油、香油、辣椒油混合燒熱淋在蒜茸上即可。當然,不喜歡辣味的朋友可以不放辣椒油了 。
?
可以做豆豉魚干
1.長豆角洗好摘成長段鋪在高壓鍋底.
2. 魚干洗凈碼在長杠豆上面,撒上干豆豉
3.加入姜片、大蒜、蔥段、青紅椒、鹽、黃酒、白糖、小瓶2鍋頭統統加進去。浸泡15分鐘(此過程可以讓調味料及酒充分和食材結合,入味又去魚干的腥氣)
4.高壓鍋中火上氣后5分鐘小火5分鐘,鍋溫充分自然冷卻開鍋裝盤.
可按照個人口味點上香油撒點小蔥花之類,吃米下酒都可得勁.
巽寮灣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