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別峰禪師
別峰禪師?:樂山人,俗姓李,名寶應,字恒寂。光宗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圓寂,壽82歲。
《別峰禪師塔銘》?宋-陸游
圓悟再傳,是為別峰。坐十道場,心法之宗。淵識雄辯,震驚一世,矯乎人中龍也。海口電日,髦期稱道,卓乎澗壑松也。叩而能應,應已能默,渾乎金鐘大鏞也。師之出世,如日在空,升于陽谷不為生,隱于崎嵫,其可以為終乎!
明-別傳禪師
別傳禪師:湖北云夢人,俗姓汪,名慧宗。世宗嘉靖甲午(公元1534年)來峨眉山。禪師住山40年,建樹異多,法譽彌振,聲跡訇然,為人歸仰。神宗賜號“洪濟”禪師。萬歷己卯(公元1579年)十二月無疾示化于五臺山,世壽81歲。次年歸葬于萬年寺前缽盂山之四會亭處。
《別傳禪師塔銘》?明-陳以勤
巍巍勝峰山,東旦名第一。慧日現光明,普照大千界。師來瞻禮初,頓生敬信心。
誓告大士前,愿廣人天福。鑄作黃金相,百寶騰祥光。熔范一鼓銅,洪鐘懸萬石。
崇新大道場,丹?一何須。儼如兜率天,口巖成砥道。萬樹口檀蔭,口口口口口。
疑師乘愿輪,來畢凈土緣。弘此大方便,妙力無邊際。所以彈指頃,莊嚴具足備。
我聞真圓體,一切空萬幻。空有亦皆捐,況乃世間相。問師何以然,法無有二故。
假相以明空,心境了無礙。有為則有漏,無著即上果。師傳佛心印,不涉有情見。
行游與坐臥,無非真實諦。居不閱竺典,頌贊未嘗作,不出廣長舌,捧喝呈伎倆。
或疑所修為,行高而解少。問師何以然,言語徑斷故。達摩自西來,直指心體妙。
一法無亦無,何用三藏教。師秉正法幢,峨峰顯慈跡。緣訖五臺山,先期自知化。
雙跌坐說偈,文字豈不諳。不落蹄筌故,忍發獅子吼。去住本無心,瞥爾法自露。
靈骨歸名區,舍利晶光浮。我贊師功德,鐫之無縫塔。峨月有缺圓,峨雪萬古在。
師名皎如雪,法同圜月輪。性則超太虛,不起亦不滅。
峨眉山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