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個綿綿召。數上來的喇嘛三千六,數不上來的無其數。大召(門票35)
是內蒙古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屬于格魯派(黃教)。大召寺其中“召”為藏語寺廟之意。漢名原為“弘慈寺”,后改為“無量寺”。因為寺內供奉一座銀佛,又稱“銀佛寺”
游覽亮點:
【銀佛】-尼泊爾工匠制作,全身由3萬兩純銀鑄成,距今已有400余年,是中國現存較大的銀佛之一。
【壁畫】壁畫用天然石色繪制而成,畫面既整體連貫又能獨立成章。圖繪有神佛、凡俗等各種人物770余
【曬佛】每年的農歷正月15和6月15,將寺內珍藏的一幅長邁達佛像,抬出來掛在佛殿前展晾,及祭祀活動
席力圖召(門票30元)
【趣味傳說】:席力圖召的天王殿中,四大天王的腳都是抬起的,這一塑形,一說是明成祖朱元璋沒有做皇帝之前是廟中的一位小沙彌,一天,他在廟中掃地到此,喃喃自語道:要是四天王抬起腳來,我便能掃得更干凈,朱元璋本是真龍天子,四天王于是順從地抬起腳來,掃過以后,朱元璋卻忘了說把腳放下,所以到今天為止,四天王的腳還是抬著的。
【秀麗建筑】:經堂為九間的木結構建筑,歇山式屋頂,頂蓋綠色琉璃瓦。脊上有鎏金鋼寶剎,相輪,飛龍和瑞鹿等裝飾,四墻采用藏式結構,筑成帶有小窗的厚墻。墻面用藍色琉璃磚鑲嵌,井夾以黃色琉璃磚,以組成各種圖案花紋,富有強烈的藝術效果,這是該區現存的瑰麗古典藝術建筑物。
內蒙古博物院(不要門票,周一閉館)
景點簡介
內蒙古博物院坐落在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中心,成立于1957年5月1日,是內蒙古自治區的國家一級博物院。展廳面積7000平方米,是國內外游客到內蒙古旅游、領略內蒙古的歷史與草原文化的重要“驛站”。
二層的“遠古世界”、“高原壯闊”、“地下寶藏”、“飛天神舟”四個基本陳列介紹草原文化的生成之地;
三層的“草原雄風”、“草原天驕”、“草原風情”、“草原烽火”四個基本陳列以板塊串珠形式展示草原文化發展線條;
四層的“草原日出”、“風云騎士”、“草原服飾”、“蒼穹旋律”、“草原華章”、“古道遺珍”六個專題陳列以亮點聚焦方式呈現草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