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安排,今年8月以來,福建省開展了A級旅游景區復核檢查工作。經過復核,福建省旅游資源規劃開發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決定撤銷1家3A級旅游景區,嚴重警告4家4A級旅游景區、6家3A級旅游景區,通報批評17家3A級旅游景區,對18家4A級旅游景區發出了整改通知。通報一出,好 ...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安排,今年8月以來,福建省開展了A級旅游景區復核檢查工作。經過復核,福建省旅游資源規劃開發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決定撤銷1家3A級旅游景區,嚴重警告4家4A級旅游景區、6家3A級旅游景區,通報批評17家3A級旅游景區,對18家4A級旅游景區發出了整改通知。通報一出,好幾個景區能立即動手整改,說明存在的問題不是不能解決,而是對景區管理不重視、不認真、不負責,非要等到督查了,暗訪了,才去解決。如何提升景區品質,確保旅游景區高質量發展值得旅游業界深入探討。
一、充分認識景區建設在推進全域旅游進程中的作用
之所以不重視、不認真、不負責,原因是對A級旅游景區的作用認識不清,把拿牌子當成目的,忽視了保牌子。我們必須從發展全域旅游的高度來認識景區建設。
1.在推進全域旅游進程中,景區建設和管理是相對簡單的工作。進入全域旅游時代,文化旅游行政部門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旅游目的地的空間必須擴展、旅游產品必須多樣化、管理方式必須變化等。相對于這些任務,景區是一個封閉的空間,責權利很清晰,任務很清楚,服務的要求也很明確,如果景區都做不好,何談做好上面這些工作。
2.在推進全域旅游進程中,景區是最基本的吸引物。盡管在全域旅游時代,觀光的比例不斷下降,休閑度假的比例不斷上升,但觀光的絕對人數還是穩定的,變化不大。即使要吸引人們去度假,也得有吸引物,而景區就是一個。自1999年起,國家開始推行旅游景區的A級評定,A級旅游景區標準是當今國內衡量各景區軟硬件發展水平的最權威標準。景區的吸引作用不完全是為景區本身,而是通過景區提升區域知名度,從而起到吸引游客的作用,促進全域旅游發展。
3.在推進全域旅游進程中,景區建設和管理是最基礎的工作。首先,創建A級旅游景區是增強旅游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創A,對照旅游交通、游覽服務等八大方面216個項目規范進行建設、提升、挖掘,可以有效提高景區乃至區域的吸引力、競爭力。其次,創建A級旅游景區是推動區域綜合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創A,尤其是創4A或5A,能夠促使各級地方政府加大對核心景區及其周邊的投資力度,推動區域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創A,能夠強化管理,促進治理體系建設,提高治理能力。如果成功創A,將會帶來政治效益、民生效益、稅收效益、投資效益等多方面的外溢效益,促進區域宜居宜游宜業。
4.在推進全域旅游進程中,景區建設和管理是大事。成為A級旅游景區能給地方帶來的美譽度、知名度并不那么明顯。但是,如果被通報了或者被降級了甚至被摘牌了,那對區域的損害就大了。保住A級旅游景區的牌子不僅僅是景區的事,不僅僅是文化旅游行政部門的事,還是縣里的事,甚至是市里的事。如果是5A級旅游景區,那就是省里的事。
二、對照標準確保景區時時處處達標
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這些品牌已經在全社會形成了強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我們要切實加強對這些品牌的管理,讓它們起到真正的引領示范作用。
1.要處處達標。要重視前期的資源評價,防止出現先天缺陷。資源評價包括資源要素評價與景觀市場價值評價兩方面。在確定創建時,就要選擇好。資源價值不高、游覽性不強、體量偏小的景區,不要硬列入A級旅游景區的評定范圍。服務質量評價有八大方面216個項目共1000分。無論是評定還是復核或者暗訪,都是對標對表扣分的,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必須一項一項落實。
2.要時時達標。景區達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上一秒達標了,不等于這一秒達標,必須樹立時時達標的理念。首先,要規范每一個服務人員的一言一行。其次,要確保各種設施符合要求,達到標準。最后,必須把保住1000分的責任落實到人,各管幾分,每天巡查,發現問題,逐項解決。
3.要了如指掌。首先,要建立壓力傳導機制。福建省將參照文旅部的做法,委托社會第三方機構以隨機抽取專家的方式開展體驗式暗訪復核,形成常態化、機制化的景區工作管理機制。建立A級旅游景區“紅線”制度,旅游安全、文明旅游及廁所革命是景區評定和復核檢查中的“三條紅線”,實行一票否決的問責機制,發現問題,直接予以降級或取消等級處理。市縣景區也應該建立這樣的機制,層層傳導壓力,最后把壓力傳導到個人。其次,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建立實時的發現問題機制。福建發揮輿情監測平臺和視頻監控平臺的作用,實時感知游客的評價,將每月定期把平臺上所監測到的問題發送給地市和景區,景區對游客的投訴要及時反饋并立即整改,必要時隨時反饋情況。最后,要加強游客流量管理。旅游景區要核定和公布最大承載量,有效降低旅游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要配合景區主管部門做好景區游客流量管控工作,加強重點時段管理,通過媒體提前通報高峰期間的人流預測和景區日最大承載量,對游客進行科學分流,有效控制景區內旅游者數量。要增設電子顯示牌、顯示屏,顯示游客分布情況,提示各主要景點等候時間,供游客出行參考、作出合理選擇,確保景區游覽秩序。
各地還要聚焦景區薄弱環節,抓好整改提升。要進一步梳理景區復核中反饋的問題和短板,建立工作臺賬,制定工作舉措,掛圖作戰,銷號管理,切實把整改問題、補齊短板作為景區質量達標和提升的著力點。
三、順應美好生活向往,努力提升景區品質
旅游景區是實現人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載體。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福建省也出臺了相關措施,各地要把旅游景區建設作為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突破口,切實把旅游景區打造成為廣大人民群眾享受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的重要陣地。
1.不忘初心,把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求作為景區建設和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里的人們包括游客和旅游產品提供者兩個方面。要順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我們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能把旅游收入、人數當成唯一目標,旅游發展的終極目標是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2.勇于擔當,加大創建A級旅游景區力度。目前,福建省共有A級旅游景區351家,其中5A級9家10處,4A級96家,3A級及以下245家。隨著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必須加大A級旅游景區的創建力度。首先,要對目前的紅色旅游、百鎮千村、工業旅游等旅游目的地按照A級旅游景區標準進行升級。其次,要抓住文旅融合的契機,積極推動文化場所等按照A級旅游景區標準提升。最后,要以達人達己的心態,推動水利風景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等其他部門管理的資源創建A級旅游景區。
3.牢記使命,挖掘文化內涵。景區是一個載體,可以表現精神、承載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是提升景區品位的要求,也是景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需要。景區建設在關心人數和收入的同時,更要關注景區建設是為了什么,承載著什么功能。黨中央給新組建的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四個任務:彰顯和增強文化自信,統籌文旅資源開發,提高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這是黨中央寄予的厚望,也是我們抓旅游必須牢牢把握的方向。在具體工作中,要激情擁抱時尚,運用新技術新手段,建好用好旅游這一載體,講美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智慧,推動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讓“詩”和“遠方”相互輝映。
4.審視優勢,推動景區提檔升級。A級旅游景區標準僅僅是對景區的最為基本的要求,要想適應形勢變化,滿足游客的需求,必須認真研究怎樣提升景區的吸引力。首先是不斷創新。在信息時代,新的東西層出不窮,要想吸引人,除了挖掘保持特質之外,必須不斷創新,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其次是增加參與和體驗。旅游其實就是購買一種經歷一種體驗,追求旅途中的感受。體驗是多方面的、多樣化的、立體式的,我們要認真研究人們需要什么樣的體驗,怎么去激發人們體驗的沖動,怎么創造體驗場景。最后是留下記憶。福建在抓文明旅游時提出“文明旅游,最美記憶,共同締造”,其實,最美記憶不僅是文明旅游的內涵,也是旅游價值的核心。挖掘美好、發現美好、呈現美好,都是為了給游客留下最美記憶,滿足游客的心理、精神需求。我們要研究能給人們留下什么記憶,怎么給人們留下美好的記憶。
5.眾籌智慧,凝聚景區建設和管理的社會力量。從景區提升角度,要把景區當作一個社交平臺,讓來過景區的游客成為這個平臺的用戶,要通過各種方式互動,收集他們對景區建設和管理的看法、合理化建議,包括批評意見,使之凝聚成為景區建設和管理的社會力量。
福建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