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
上品旅游 2016年09月14日 19:01
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 萬里黃河第一壩位于 河南 省三門峽市區 東北 部。北鄰 山西 省,西鄰陜西省,被人們“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
"萬里黃河第一壩"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區東北部。北鄰山西省,西鄰陜西省,被人們稱為豫西"金三角"。三門峽黃河大壩距市區14公里,車程17分鐘,大壩中間是一步跨兩省(河南、山西)分界線。介紹一下三門峽大壩的情況。
1952年10月31日,毛澤東主席登上鄭州黃河岸邊廣武山小山頂,眺望萬里黃河,語重心長地交待了一句話:“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從此,全國各地的水利精英,為了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齊奔三門峽,修建了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這座新中國水利史上最值得紀念的大壩。
新中國一成立,黨和國家領導人立即著手治理黃河。但因為三門峽大壩的原設計是蘇聯專家,而他們對黃河的泥沙問題又了解不多,所以在設計時只求壩高庫容大,忽視了泥沙淤積問題,致使5 年間泥沙淤積量達5041萬立方米。從1964年開始,對大壩工程多次進行改建,最終使庫區淤積大為減輕,進出庫泥沙基本平衡,實現了防洪、防凌、灌溉和發電、供水等綜合效益。僅發電一項,截止1986年已收回國家對這項工程的全部投資。

三門峽大壩建成后,兩岸青山綠樹,綿延不斷,山光水色,相映如畫。春秋冬三季,野鴨成群,大雁結隊,珍貴的白天鵝飛翔在藍天碧水之間。而每年的6月至10月,大壩泄洪放水,怒濤翻卷,峽谷轟鳴,水花飛濺,彩虹凌空,蔚為壯觀。
黃河上的第一座大壩選擇建在三門峽,是因為三門峽具備當時建壩的多種有利條件:一是三門峽谷是黃河中游河道最狹窄的河段,便于截流;二是黃河三門峽谷水流湍急,建壩后容易發電;三是三門峽谷屬石質峽谷,地質條件優越;四是人門、鬼門、神門三島屬巖石島結構,可作為壩基,有利于施工導流;五是三門峽位于黃河中游的下段,是黃河上的最后一道峽谷,攔洪效果最佳;六是控制流域面積大,能最大限度減輕下游水害。
推薦景點:
河南三門峽黃河第一大壩
娛樂體驗:
三門峽黃河第一大壩的雄偉壯觀
東北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