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牡丹江旅游】牡丹江旅游吃全魚宴
上品旅游 2016年09月12日 19:01
【十一牡丹江旅游】牡丹江旅游吃全魚宴: 牡丹江是水資源較豐富的地區,有河流6677條,湖泊、泡沼800多處,魚類品種繁多,三花“【十一牡丹江旅游】牡丹江旅游吃全魚宴”
牡丹江是水資源較豐富的地區,有河流6677條,湖泊、泡沼800多處,魚類品種繁多,“三花五羅七十二雜魚”這里差不多都有。由古至今,常見的吃法有烤魚、燉魚、炸魚、涮魚、生拌魚等。十一可以選擇去牡丹江旅游,嘗嘗這里美味的全魚宴。
牡丹江市魚館的主要特色品種有炸紅尾、炸麻連、炸黃瓜香、炸胡羅;醋澆白蓮、清燉白蓮;清燉胖頭、兩吃胖頭;紅燒鯉魚、蔥油鯉魚……牡丹江最著名的要數鏡泊湖魚宴。鏡泊湖是我國五大淡水魚類分布區域之一。湖面海拔350公尺,湖面南北長近50公里,湖水碧清如鏡,湖底由玄武巖和軟軟的細沙構成,沒有污染,使魚類更加自然鮮美,富于營養。鏡泊湖魚類資源豐富,遠近聞名。其中鯉魚、湖鯽、鰲花,紅尾魚是最具代表性的特產。
鯉魚,生活在湖水的中下層。制成菜肴品味清香,鮮美,無亂刺,無土腥味等特點,備受人們喜愛。每逢年節假日在宴席上吃一頓湖鯉,可謂之有口福。民間也有“去湖(鏡泊湖)不吃魚,白搭去一回”的美談。鏡泊湖鯉魚可制紅燒、紅燜、干燒、拌生魚,鯉魚三吃等菜肴。尤其清燉、清蒸湖鯉,更能食出原汁原味的鮮美。
鏡泊湖銀鯽,體大,肥胖肉多,細嫩鮮美營養豐富而聞名。據傳1000多年前的渤海國向唐朝貢品中就有鏡泊湖銀鯽,《寧安縣志》記載“湖產鯽魚極富,紅鰭紅尾、紅鱗,厚而短與他湖所產不同,且異常鮮美”。鏡泊湖銀鯽2到3斤重者常見。鯽魚烹制方法很多,紅燒、醬燜、酥鯽魚,鯽魚羅卜絲湯、鯽魚燉豆腐等。

鏡泊湖紅尾魚,學名蒙古紅鲌,是牡丹江鏡泊湖特產,因其尾鰭上下葉呈鮮紅色,故稱紅尾魚。紅尾魚個頭多在20厘米左右,鱗小肉質潔白細嫩,烹制方法可做清炸、干煎、煎燜,如清燉后可散發出一股清香氣,清代康熙皇帝命御廚將紅尾魚列入宮廷菜譜,據湖區漁民講:“紅尾魚還具有明目養肝作用”。
鏡泊湖鰲花,是黑龍江特產“三花”之一,學名鱖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剌少。鏡泊湖南湖頭盛產的鰲花魚是一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到了夏、秋季節,垂釣者常用小魚釣取,大的10余市斤小的5市斤者常見。當地烹制方法多為清蒸鰲花,家常鰲花,荷包鰲花等。
以上列出的只是鏡泊湖魚的一部分。由于鏡泊湖魚類品種豐富,給賓館、酒店提供了制作魚宴的基礎,除湖區各賓館外,在牡丹江市區以鏡泊湖魚為經營特色的酒店二十余家。
鏡泊湖魚宴是牡丹江飲食風味之一,可分為春魚宴、夏魚宴、秋魚宴、冬魚宴。春魚宴可稱謂開湖魚宴。魚類經過冬眠,更加肥美新鮮,再加入一些春季特產的山野菜,編制成春魚宴,更具有特色。十一來牡丹江旅游嘗嘗全魚宴吧。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