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白馬寺旅游攻略
上品旅游 2016年07月09日 01:00
7月白馬寺旅游攻略: 佛教傳入中國后第一座寺院是 洛陽 的白馬寺,也導致自此以后佛教僧院有了更明確的名“7月白馬寺旅游攻略”
佛教傳入中國后第一座寺院是洛陽的白馬寺,也導致自此以后佛教僧院有了更明確的名字:“寺”,這里也成為漢傳佛教的“祖庭”和“釋源”,就算爭議再多的今天,這個地位始終無法替代。介紹一下7月白馬寺攻略。
如今的白馬寺門外,都是密密麻麻的商鋪,時代發展至今,很多市場經濟時代的事情不是輕易能夠通過信仰的力量來改變的。一片喧鬧中走進白馬寺,才開始變得安靜,寺門外相對而立的青石馬,看似溫順,雖然真實的情況并非當年托經之馬,但也歷經百年,具有深意和價值。通過山門后,內側分東西兩側分別是“攝摩騰”和“竺法蘭”的圓冢墓,山門之后,白馬寺的主體建筑,自南向北,地勢漸次升高。而這兩座墓冢的主人便是當年從古印度來漢傳經授法的高僧──迦什摩騰和竺法蘭。將僧人的墓冢置于寺院內并不鮮見,但一般來說都是得道高僧才有如此崇高的榮譽。
殿的中央供奉有釋迦牟尼佛、阿難、迦葉二羅漢、文殊和普賢菩薩像,殿后有觀世音菩薩像。佛像雕塑栩栩如生,面部表情豐富,既有兇惡、又有和善,每一尊佛像都代表一種特殊的佛理和意義,對于普通人而言,這是一種無言勝似有言的感受。

從大佛殿穿過,便是懸山式建筑“大雄殿”。這是寺院內最大的殿宇。殿內貼金雕花的大佛龕內塑的是三世佛:中為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左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
三尊佛像前,站著兩位護法天將塑像,執持法器。而排列兩側的十八尊神態各異的羅漢塑像,這種“脫胎漆”工藝叫夾苧干漆工藝,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成為,每座佛都是鎮店之寶之一,佛像為空心,一只手即可托起。而這種工藝原本是在百年以前都傳承的,如今卻已經失傳,銷聲匿跡,也成為一種遺憾。
白馬寺的幽靜和外面花花世界截然不同,這里的建筑在佛音縈繞中,花香熏陶下,信徒叩拜里,慢慢的沾染上不同的歲月痕跡,看遍了這世界的人情冷暖,反而變得更加清幽、典雅,正如這些佛像統統都沾染上一份佛的氣息。點擊查看更多旅游攻略。
洛陽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