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份,鐵道部宣稱,并沒有授權任何其他網站進行火車票代購業務,致使在線旅游網站火車票代購業務停止,日前的兩會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鐵道部將不再保留。專家分析稱,未來火車票將逐漸市場化。3月12日,鐵道部被撤銷的改革方案剛剛公布,火車票網絡代購便悄然興起。
不過,這次第三方代購重啟和上次大有不同,包括攜程、去哪兒以及電商網站仿佛心有靈犀一般都采取了“火車票+保險”的模式。到底是為了旅客出行安全提供一份保障,還是變相地增加旅客出行成本?遭到業內質疑。

鐵路部門每天銷售火車票達400萬到500萬張,如果每張票加5元手續費,再乘以目前機票在線預訂30%到40%的平均比例,一年下來至少是30億元的市場。關于火車票代購,包括攜程在內的多家旅行網站都覬覦已久。
事實上,網上代訂、代購火車票的業務早在2010年便已開始。2011年7月,攜程網收購久久票務網,就是看中了其實體代售點運營執照。而藝龍網更是早在2010年底就收購火車票分銷網站火車網,為分銷火車票做準備。另外,春秋航空官網等也曾提供過此類服務。服務主要分為“代購”和“代取票”兩類。因為用戶提交訂單信息后,網站需要與線下代售點溝通后才能確認有沒有票,缺乏實時反饋功能等效果都比較差。
當時,鐵友網等網站本身并不具備火車票銷售資質,而是整合了全國主要城市的20多家線下火車票代售點。用戶提交訂單信息后,最終的出票工作由這些合法代售點完成。網站的收費標準為票價+車票手續費(5元/張)+快遞費(15元或20元/張)+在線支付費(前三項的1%)。
去年3月末,便又大量的第三方代購商,包括電商網站擠入代購行列,都只是以與代購商合作形式開展“跑腿”服務,同年四月,鐵道部運輸局發布通告稱,截至目前,未授權或委托任何12306.cn以外的網站開展火車票發售或代購業務。
之后,攜程網等第三方代購均發布公告,公告表示,由于系統調整原因,即日起暫停高鐵動車代購服務。去哪兒則表示,當時只能查詢火車票。
一年之后,今年3月,鐵道部被撤銷后,攜程、去哪兒等都紛紛重新上線火車票代購,攜程便高調上線高鐵票及動車組票代購業務“鐵保行”。
速途網了解到,盡管第三方重啟了火車票代購,但目前只是和12306.cn資源共用,也并非分銷,如果12306.cn不提供票源,第三方網站也無法售票。
霸王條款“捆綁保險” “溫情”還是利益
在今年3月14日,攜程網的火車票預訂協議中,關于鐵保行旅行產品的費用,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車票票面的實際價格,另一部分則是交通意外保險費,20元/份,而在實際操作中,發現訂單附帶了一份20元的交通意外險,且不能取消,被指為霸王條款,因為是否交保險,完全是個人資源,并非強制。
對此,不少消費者則表示反感,有網友表示,“代購不錯,可這保險是什么個意思?強買強賣?”
而電商代購火車票搭售保險,消費者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業內人士分析,重啟火車票預訂的網站在目前階段只能靠保險賺錢。至于這種方式能夠持續多長時間,還需要鐵路部門的態度,暫時不能完全市場化,至少這些第三方網站的資格需要確認。
另外,此前由原鐵道部、國家發改委、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下發的《關于依法查處代售代辦鐵路客票非法加價和倒賣鐵路客票違法犯罪活動的通知》規定,凡是對火車票票面金額加價超過5元的都屬于倒票行為。
律師認為,“火車票+保險”的銷售模式不僅涉嫌不正當競爭,搭售保險的初衷或是為了解決盈利問題,還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