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湛江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瀕臨南海,近海灘涂海灣眾多,是廣東省的海洋大市,擁有全國最大的紅樹林保護區(qū)和淺海珊瑚保護區(qū),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湛江盛產(chǎn)天然優(yōu)質(zhì)的海鮮食材,被譽為“南海魚倉”。湛江海鮮美食在全國久負盛名,素有“吃海鮮,到湛江”。

湛江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瀕臨南海,近海灘涂海灣眾多,是廣東省的海洋大市,擁有全國最大的紅樹林保護區(qū)和淺海珊瑚保護區(qū),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湛江盛產(chǎn)天然優(yōu)質(zhì)的海鮮食材,被譽為“南海魚倉”。湛江海鮮美食在全國久負盛名,素有“吃海鮮,到湛江”。
湛江的傳統(tǒng)飲食屬于正宗粵菜,特點是選料鮮活,原汁原味。以新鮮、質(zhì)優(yōu)、價廉,清灼的海鮮吸引了大批食客。代表的名吃為清煮花蟹、油炸蝦餅、沙螺湯。風味小吃也很有特色,以鮮甜為主,最有名的要數(shù)白切雞、豬腸粉、糯米甜糟。
湛江屬于夜晚的美食,主要是海鮮、炒粉和粥,可不要因為炒粉和粥的簡單而小瞧了這湛江的二寶,湛江的獨門制法,令這兩味風味小吃,特別是口感,與別處尤其不同,具有本土特色。
特色美食
生蠔
生蠔是無須冗敘了。夜宵食肆的招牌景觀是在炭爐上排列得整整齊齊的生蠔。湛江的生蠔,勝在味鮮,個頭倒不一定很大,咬下去肉質(zhì)緊致而富有彈性,甘香和清甜滿口。對付生蠔,湛江人只有下蒜蓉燒一種做法,大概覺得如此可帶出蠔的原汁原味。
沙蟲
沙蟲爽而不韌,口感一流,與海蜇的味道相似但更多了些變化。沙蟲菜譜多種多樣,有白灼、清蒸、沙蟲湯、沙蟲瓜菜煲、沙蟲瓜菜混炒等,不論沙蟲單獨煲、煮、蒸,或配瓜菜、蔥、蒜炒,吃起來肉質(zhì)脆嫩、味道鮮甜、酥香可口,百食不厭。湛江本地人更喜歡用沙蟲來煮粥,用沙蟲煮出的粥會有種自然的甘甜,做法也很簡單,只用煮粥前放上幾只沙蟲,稍許一點鹽,煮熟即可。
對蝦
湛江市歷來為全省有名的對蝦產(chǎn)區(qū),年產(chǎn)一般2000多噸,以墨吉對蝦、長毛對蝦最多。天然海產(chǎn)的對蝦,肉嫩而質(zhì)滑,加蒜蓉白灼,鮮味逼人。
炒粉
在廣州,炒粉分干濕兩類,湛江的炒粉多帶點溫溫的濕潤卻又不像廣州的濕炒粉那樣,有點軟塌塌,這里的粉彈性很好,頗有糯感,又絕不粘牙或易化,故吃起來十分有快感。
粥
廣州人愛稀粥,米和水化在一起,像湯,稀稀的,入口即化。潮汕人喜歡冷飯粥,水是水,米是米,水與米涇渭分明,還要求米有點飯的硬感。湛江的粥則與此二地不同,湛江的粥是綿軟的,入口能感覺到粥的存在,卻不像廣州的粥那樣立刻沒了,也不像潮汕的粥那樣需要咀嚼。
木葉夾
木葉夾有香、甜兩種,均以糯米粉作皮,香者以花生、鰍魚、蝦米、咸蘿卜等混合作餡;甜者以白糖、椰絲、芝麻、花生仁等混合作餡。一般白色為甜,黃色為咸。
大魚湯
將魚頭用各種配料,慢火煲?guī)讉€小時,呈現(xiàn)出乳白色,濃香撲鼻。
白切雞
廣東不少地方有吃白切雞的習慣,但湛江人尤其喜愛白切雞,它是湛江人節(jié)日加菜、宴客的“第一菜”。本地人做白切雞一重選雞,二重煮雞,三重配味。所選雞均為本地細骨農(nóng)家雞,絕不用飼料雞和大骨雞;煮雞要求慢火煮浸,熟至八九成即可;配料用沙姜、蒜蓉。本地之白切雞均肉嫩骨香,十分可口。
清煮花蟹
湛江人吃花蟹,其吃法特別之處是清煮。方法是將花蟹洗凈,整個放于鍋中蓋好,不用放水,慢火煮,聞到香味即可吃。這樣的蟹保持了其本身的風味,因此特別可口。
白切狗
湛江人愛吃狗肉,而其吃法卻很特別,喜歡白切,而且一年四季照吃無忌,尤其喜吃“夏至狗”。在市區(qū)及徐聞、雷州、遂溪等地的街頭巷尾,每當夜幕降臨之際,攤檔上,一條條香噴噴的熟狗立于案上,人們?nèi)宄扇郝肺栋浊泄罚勌煺f地。
油炸蝦餅
湛江市區(qū)及各城鎮(zhèn),遍布油炸蝦餅小檔,香氣流溢。湛江炸蝦餅最大的特色是餅香、脆口、好味,并夾帶著海蝦的清香,味道讓人一嘗試難忘。吃炸蝦餅有講究:先沾上椒鹽,然后包上生菜。這種食法的最大好處是既不失蝦餅的原味,也可以通過可以生食的生菜,清淡蝦餅的熱氣。
本地雞
到了湛江,一定要吃的還有這里的湛江本地雞。隨便走進哪一家餐館,都可以吃到“湛江雞”。湛江舊稱“廣州灣”,與茂名、陽江等地飲食習慣相通,湛江菜屬粵西菜之列,講究粗料精制,原汁原味。湛江本地雞一度風行廣州食肆。正宗的湛江雞是吃谷米和草長大的農(nóng)家土雞,一般是生長速度慢或生下頭一窩蛋的小母雞,這樣的雞肉質(zhì)纖維結實,易積聚養(yǎng)分。做好的雞外表金黃油亮,入口皮爽肉滑,香味濃郁,再加上一碟香油蒜汁蘸料,“惹味”得很!
>> 更多詳情查看 湛江美食
湛江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