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神韻醉水間天目湖自駕游。我對天目湖的了解大概緣于三年前曾編輯過一篇關于天目湖的游記。記得文中作者把天目湖比喻成“江南明珠”、“綠色仙境”。精辟的比喻,美妙的意境,旅游、游記攻略,旅游景點,好玩嗎,在哪里,有什么好玩的,怎么去,怎么走,住宿,景點景區
我對天目湖的了解大概緣于三年前曾編輯過一篇關于天目湖的游記。記得文中作者把天目湖比喻成“江南明珠”、“綠色仙境”。精辟的比喻,美妙的意境也勾起我對天目湖的神往。可惜,因作者寫法過于粗獷,因而,似若明珠的天目湖在我腦海里并沒有留下什么印象。
天目湖真正讓我零距離接觸天目湖,并盡情享受天目湖靜若處子般秀美的湖水是去年初秋的一個日子。去年秋,我應邀參加一次在常州溧陽天目湖度假區召開的經濟論壇。論壇于次日上午9點開始,因為旅途的勞頓,我便婉拒了常州文友的邀請,來到下榻的賓館。
天目湖這是一間臨湖而建的賓館,豪華的歐式單間外面是大約20平米的木制露天陽臺。陽臺上,一桌兩椅,簡潔大方。夕陽西下,迷人的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呼吸著清涼的空氣,滿眼的山清水秀,是啊,“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看來今晚我也要醉水湖邊了!
天目湖在下榻的賓館一邊小酌一邊欣賞帶有美洲田園風味的歌舞,酒畢微醺,啟門而出,已是月滿山頭。遠山如黛,涼風習習,竟感覺無半點暑氣。夜色迷蒙中,黑幽幽的湖面與朦朧的遠山相接,似一幅靈動的水墨畫;近堤的湖水倒映著景區建筑的霓虹,閃爍著迷離的波光。夜,靜靜的,月華瀉在露臺的桌椅上,滑過絲絲幽涼。細聽,耳畔有微波拍岸的呢喃,有竹葉吟風的輕語。不由想起蘇軾在湖心船上的慨嘆,“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如此良辰美景怎能不令人生愛?
靜的夜,橘色的燈火,碎碎的蟲鳴,輕輕的閑語,還要什么,還求什么呢?
夜越來越深了,月亮也越來越高。月色下,天目湖也像個美麗的少婦漸漸進入了夢鄉。湖水均勻的拍岸聲似乎是熟睡中的天目湖富有節奏的呼吸。偶爾從湖對面山上傳來的鳥叫聲,則成為寂靜夜色下唯一的旋律。
也不知睡了多久,還未睜開惺忪的雙眼,湖面上腪乃的槳聲便斷斷續續傳來。“薄霧晨風中,天目湖想必是另一番情韻吧!”我連忙披衣下床,想親眼目睹剛從睡夢里醒來的天目湖。
天目湖清晨的湖面,空氣清新中已帶有絲絲寒意。天還沒大亮,露臺對面的天目山和四周的湖水也還籠罩在陰森詭譎之中。風從湖面上吹來,帶有幾分潮濕。不多久,東邊漸漸放亮,湖水也逐漸明亮起來。“藍田日暖玉生煙。”極目遠眺。一縷縷輕霧在湖面上自由自在行走,而近處,澄碧的湖水輕輕地拍打著岸邊的巖石,濺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湖水依偎著巖石,遠了又來了,退了又近了,自然的物象不由得讓人有一種超凡脫俗的釋然。
天目湖據史載,天目湖萌于天目山余脈腳下,其實是兩個水庫,中間有一座山脈相隔,若從高空向下看,它們猶如人的一雙亮麗純澈的眼睛,于是天目湖之名也就由此而來。作為國家4A級景區,天目湖以竹之多、水之清、空氣之純而贏得游客的青睞。素有“長三角最后一泓凈水之地”的美譽。水天之間,群峰擁瀾,青黛入影,宛如鏡天,成為凡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正如學者李中華《天目湖》詩云:一湖鏡水漾青螺,兩岸云山俯碧波。參差奇峰平仄局,風光絕處詩韻多。可惜,我不是詩人,也寫不出什么精美的文字來,只能隨筆記下堆積在心頭對天目湖的溫馨記憶!
(圖片來自于 小花貓的手工點心屋,文字來源于 朱雷成博客)
自駕游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