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小記:樹猶如此君去矣,宿州,天門寺,皇藏峪景區。在項羽面前,劉邦變小了。在古樹面前,他倆都變小了。宿州物產豐富,符離集燒雞很早就是全國性的品牌。除了雞的材質好,最,宿州旅游、游記攻略,宿州旅游景點,宿州好玩嗎,宿州在哪里,宿州有什么好玩的,宿州怎么去,宿州怎么走,宿州住宿,宿州景點景區

在項羽面前,劉邦變小了。在古樹面前,他倆都變小了。
宿州物產豐富,符離集燒雞很早就是全國性的品牌。除了雞的材質好,最主要的是拜多種中藥材所賜,才有如此一點也不油膩的美味。
大塊吃牛肉的古時豪情,在宿州變成了現實。我們中午在靈璧,晚上在埇橋區,都吃到了特大塊牛肉,充分體會到李逵和武松般的快感。牛肉塊均為紅繞,特別入味,個頭是真的大——吃一塊下去,就相當于西餐中的一大塊牛排了。
紅燒淮河大鯉魚,形態壯觀,色澤喜人,湯汁醇厚,沒有絲毫土腥味。我以為,是幾乎不遜于徽州的臭鱖魚的。
南瓜咸菜面魚也讓人耳目一新。面魚十分筋道,更兼南瓜之甜、咸菜之咸,自然爽口極了。
我們住在宿州的匯源大酒店,早餐的品種不算多,但口味很地道。小小的芝麻花卷,一口一個香;啥湯也很經典,滾燙地喝下去,渾身都充滿了力量——那大約是湯里的各種作料先點燃了味蕾,再點燃了運動神經吧。
喝罷啥湯,讓我們看樹去!宿州市北部的蕭縣,有一個叫皇藏峪的景區,那里有中國最大的古樹群落。
北方的山很少有霧,但因為連日下雨,所以我們看到了霧,漫山遍野,大有皖南之味。
我們游覽的第一站,是素有“安徽小黃山”之美稱的天門寺。其名字與皇藏峪一樣氣度非凡。該寺為南朝開國皇帝劉裕之子劉義隆所建,據說自建寺那天起,廟中的住持和僧人均為女性,但卻不稱為庵,自是一奇。
快到天門寺的時候,我們遇上了喜事——是真的喜事,村子里有戶人家結婚,就在路邊搭起了長棚,辦起了流水席,還請來了民間藝人助興。其中有個叫小石頭的侏儒藝人,高不足1米2,十分聰慧,吹拉彈唱無所不能。
路這邊飲酒正酣,路那邊的籬笆上,過雨的牽?;ㄊ㈤_,嬌艷異常,把一個陰雨天也裝扮得仿佛艷陽高照。
我們進得山門,便進入了樹的海洋。兩側是蒼勁的側柏夾道,氣氛肅穆,再往里去,夾道的角色由側柏悄然換成了青檀,真是好一個清涼的綠世界!
青檀早已從咱們的城市中退場了,行道樹的角色再輪也輪不到它。但它是一個特別具有中國精神的樹種,生命力頑強,有逢就生。青檀的根部容易出現空洞,故有“十檀九空”之說,但盡管根已蒼老,但仍然青春勃發,枝枝葉葉青蔥無比。青檀的樹皮容易脫落,故有“脫皮榆”之稱,但其樹皮十分珍貴,是做宣紙的好材料。此外,青檀的材質雖然不宜做家具,卻是做驚堂木和車輪的首選。
天門寺大殿前的一株青檀已有2000多年,據導游介紹,它還在電視劇《水滸傳》中亮過相,有位好漢(我忘了名字)就奮力從樹上跳了下來。環繞在大殿周圍,還有不少明星級的青檀,如“碑馱樹”、“盆景樹”、“枯木逢春樹”等等,每一株都能讓人品味良久。
但,這些青檀命中注定只能唱配角,因為天門寺的主角是一株被稱為“樹神”的古銀杏。這株銀杏已有2600多年歷史,要四個人才能合抱。我們抬頭仰視,只見樹上果實累累。導游說,這是一株雌銀杏,結果能結一千多斤。
古寺中往往有古銀杏,此乃全國各地的尋常之景。天門寺的這株古銀杏或許年歲不是最大,但不少古銀杏長到后來就長頹了,姿態不夠雄壯挺拔,而眼前這一株是那么直、那么高、那么粗,實在難得。更為珍奇的是,在其壯碩無比的根部旁邊,又剛剛發了一枝新芽,目前已經長到一人多高。老樹新芽,和老蚌生珠一樣,都是天賜。
天門寺的青檀和銀杏,給了我們一種驚堂木似的震撼。
匆匆作別天門寺的樹,我們又來到了皇藏峪。如果說天門寺是樹之湖,那么皇藏峪就是樹之海了。
景區電瓶車在林間穿行,我們路過橡樹林、木瓜林、香椿園,還時而可以見到黃連木、椴樹等樹種。我一直以為,草木的理想國應該是在南方,殊不知,北方也有深藏不露的葳蕤國度。
皇藏峪景區內也有一寺,叫瑞云寺。傳說劉邦結婚后,性格依然頑劣,經常在外瘋玩不回家,其妻呂雉去山林中找他,遍尋不著,忽見某處的空中有一朵祥云,其下便是劉邦的所在。而瑞云寺,即取“祥瑞之云”之意。
瑞云寺旁,有兩棵青檀同根而發,因此被稱為夫妻鴛鴦樹,距今已有2200年。只見左邊的“男樹”張開雙臂般的枝干,把“女樹”環在懷里,姿態十分溫暖。看來,這男樹也是暖男。
兩千多年來,它倆也和垓下的榆抱桑一樣,見證著古往今來的愛情,見證著北方天空下的愛情。
趙麗蓉小品中有一個“蘿卜開會”的典故,那么,瑞云寺里,是古樹在開會,讓人不禁要屏住呼吸,先行注目禮,再靜心觀賞。
天王殿后面的一個雅致的院落里,是銀杏、側柏、黃楊三木同堂,年歲均在2000年左右。再上數級臺階,來到上一層院落,則是另一場古樹會議,銀杏、側柏、桂花、蠟梅四樹相會。其中那株最年輕的臘梅,也已有1000多年。
眼前的古樹盛裝舞會,怎能不讓每位觀者的心靈也跳起舞蹈呢?
從瑞云寺到皇藏洞的路上,有“石破天驚樹”,還有一株3500多年的“中國青檀王”。當年劉邦為避項羽追兵而躲在皇藏峪的時候,這里的青檀林已經生長了百年,其中這一株最老的已經有千余歲,它就像一個嘴角掛著譏諷之笑的老者,看著劉邦倉皇地躲進洞里,然后借助于所謂“從天而降”的蛛網,才迷惑了追兵的眼睛,茍全了自己的性命。
皇藏峪的主體是樹,一直是樹,與這些古樹相比,一個有著濃郁流氓氣質的皇帝又算什么?
青檀的葉子像桑樹,只是質地要稍微硬一點。所以有學者認為,這片山谷原先叫黃桑峪,后來想攀上漢高祖,才牽強附會地叫做皇藏峪了。中國人“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思維實在是太根深蒂固,簡直和茅草一樣“野火燒不盡”。
但在世界上,古樹是更為通行的語言,無論是何種族、操何語言,都愿意靜下心來,傾聽古樹的低聲呢喃?;什赜壳半m然還只是4A級景區,但我以為,光這里的古樹資源,就足夠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了。讓我們扔掉帝王牌,專心打古樹牌如何?
這一打,可以再打一個3500年……
文/莫幼群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