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飛機可以免費喝茅臺?真的假的?在一條內(nèi)容為“1982年,飛機上的飲料有茅臺”的微博在網(wǎng)絡上廣為流傳之后,人們對于上個世紀乘飛機的待遇到底如何或許會有諸多疑問。一起來圍觀吧。,旅游、游記攻略,旅游景點,好玩嗎,在哪里,有什么好玩的,怎么去,怎么走,住宿,景點景區(qū)

最近,一條“1982年,飛機上的飲料有茅臺”的微博在網(wǎng)絡上廣為流傳,再配圖上空姐笑意盈盈為旅客倒茅臺酒的畫面,讓眾多網(wǎng)友驚訝:還有這等好事?不過,也有網(wǎng)友認為這是電影劇照或廣告海報,真實性不高。而30年前飛機上的飲料到底有沒有茅臺呢?乘飛機還有其他的待遇嗎?一起看看吧。
有一位上世紀70年代參加工作的民航專家證實:很多年前一些航班的頭等艙確實配有茅臺!根據(jù)專家介紹,早在1975年開始,乘坐中國民航國際航班的旅客都免費贈送茅臺酒1瓶。后來改為免費供應,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才取消。上海一位資深民航專家說,以前一些航班的頭等艙確實配有茅臺酒,“我是1974年參加工作的,飛機上大龍蝦我沒見過,但茅臺酒是有的”。
“用茅臺做飲料,霸氣”
圖片左下角,林林總總的瓶瓶罐罐將餐車堆得滿滿的,其中似乎有一瓶紅酒、五六瓶啤酒,還有一只不知是用來裝飾、還是食用的大龍蝦。而最令網(wǎng)友驚異的是,一名身著白色衣服、空姐模樣的女子手中赫然拿著一瓶茅臺,正笑吟吟地為旁邊座位的男性旅客斟酒。
有網(wǎng)友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初,一瓶特供的茅臺酒大約10元錢,是月工資的近六分之一。不過,因為當時坐飛機已是“天價”,很多人普遍認為,那時飛機頭等艙、甚至普通艙上供應茅臺也不足為怪。網(wǎng)友“意識形態(tài)工作者”介紹,當時“不僅有茅臺,還有紅寶桔子汁,以及奧林匹克可樂”。茅臺加龍蝦,讓生活在21世紀的網(wǎng)友們“羨慕嫉妒恨”,“現(xiàn)在我吃過最最豪華的,也就一份飯和一份水果加一點炒面了。”還有人開玩笑地提出,“強烈建議航空公司恢復此供應”。
不過,也有網(wǎng)友仔細觀察照片后表示,真實性不高。網(wǎng)友“愛新覺羅載勛”指出,“這是上世紀80年代的一部電影,劇組租用了一架客機進行拍攝,但飛機并未飛行,故不能打開舷窗,打開后就能看見機場的景物了。”此外,還有不少人提出,照片看上去挺“失真”,也沒準是航空公司的海報,或某產(chǎn)品的廣告宣傳。然而,不論是真實場景還是電影劇照,這一幕在今天再也看不到了。“航空公司有規(guī)定,不允許乘客醉酒登機。如果在飛機上喝醉了,就更說不過去了。”東方航空公司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指出,現(xiàn)在東航除了個別航線配有紅酒、啤酒以外,大部分航線都不配有酒精飲料,而諸如茅臺之類的烈性酒,就更不可能供應了。而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工作人員也很肯定地說,除了頭等艙會配有紅酒以外,飛機不提供酒精飲料。
看完了上個世紀飛機上的茅臺,再看看上個世紀飛機上的空姐吧。
中國最早一批空姐產(chǎn)生于何時?

據(jù)記載,中國最早的一批空姐產(chǎn)生于1938年。在1929年,由美國寇蒂斯·賴特飛機公司與中國國民政府合作,成立了民國第一個家民航公司——中國航空公司(簡稱中航),但那時的飛機上還沒有空姐。上圖為1947年9月,中國航空公司第一空勤組的兩名空姐。

舊時中國的空姐招聘條件相當嚴格。據(jù)當時《申報》記載歐亞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的前身)1937年首次招聘空姐的條件是:年齡20—25歲之間、體貌端正、身高1.5米—1.7米之間、體重40—59公斤,能講國語、粵語、英語,并能讀寫中英文字。

直到1938年1月,中國才有了六名合格的空中小姐。上圖為1947年9月,中國航空公司第一空勤組在訓練中心的合影。

1948年,中航的空姐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但也才二十多人。當時,中航和央航的空姐加起來也就幾十人,空姐工作也算是很正規(guī)了,像C—200這樣的大型客機已經(jīng)有兩名空姐服務,一般的飛機還只有一名空姐服務。
下一頁:新中國成立之后空姐
延伸閱讀》》》攝影師環(huán)球旅行拍攝各國空姐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