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簡介:
藏族在藏歷正月十五要過擺花節,類似于“元宵節”,亦稱“花燈節”。這天晚上,
拉薩八角街四周,擺滿五彩酥油塑成的花卉、圖案和人物、鳥獸。城鄉百姓紛紛擁到八角街游玩。各寺院的僧人及民間藝術家用本地盛產的酥油,制作出精美多姿的酥油花盤及種種姿態的供奉天女,加上精細的燈架,玲瓏剔透。
慶祝方式:
在雪域高原,藏歷正月十五,與農歷往往相差無幾,也數百年流傳著“花燈節的習俗。人們還利用酥油花再現出各種神話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鳥和景象,有的成屏連片,象立體的連環圖一樣。精彩的圖景、多姿的燈花吸引了萬千觀眾。人們在塑花之下,狂歡起舞、徹夜不眠。
節日起源:
雪域高原的花燈節,開始于明永樂七年,即1409年,由佛教格魯派祖師喀巴洛桑扎巴于正月十五日,在
拉薩創辦傳昭法會時,陳列各種供品,隆重紀念釋迦牟尼現神變降伏邪魔日,從此以后,人們便沿襲他的做法,每年元月五日擺花添燈。不過,這一古老的傳統節日如此受重視,更主要的還是出于人民對生活的追求和熱愛。愛美、種花、賞花,這是人對美的追求。藏族人是十分愛花的,他們雖在惡劣的氣候條件里,也千方百計種花栽盆。
拉薩街頭居民房前和窗戶邊,不乏一盆盆各式鮮花,人們在向大自然挑戰表示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
歷史發展:
元宵燈節和藏族人民的擺花節,是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才逐漸變成民族的節日的象放鞭炮、貼春聯(桃符)、獻哈達這些漢藏人民習慣和禮節,很早以前確實含有迷信或宗教成分,但隨著生產和科學文化的發展,人們的心理素質發生變化,這此習俗賦有了新的的含意,成為歡慶、祝賀、禮樂的形式了正因為這樣,元宵的燈節的藏歷正月十五日的花燈節,至今仍在漢、藏族人民中流行。
??? 藏族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比如藏歷年、送魔節、亮寶會、充曲、世輪金剛節、薩噶達瓦節、雪頓節、逛林卡、沐浴節、望果節、降神節、仙女節、燃燈節、驅鬼節。
??? 更多少數民族的相關信息可以查看四川旅游網
和電話聯系我們。
溫馨提示:少數民族的禮俗禁忌代表著民族宗教文化和文明習慣。旅游者到了民族地區,如果對民族禮俗禁忌和藏族風俗習慣略知一二,就可以避免麻煩,減少誤會,使你旅途更順利 。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