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吉島歷史
深圳海外國旅 2014年05月26日 18:13
普吉島目前是被開發得比較完善的旅游景點,有許多的項目可以游玩:滑水、人妖表演、游泳、騎馬、叢林跋涉、騎大象,因此每年都有絡繹不絕的人來到這個地方旅游。那么在一個有著迷人風光且現代娛樂項目豐富島嶼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呢?,普吉島旅游攻略,普吉島游記攻略,普吉島好玩嗎,普吉島在哪里,普吉島有什么好玩的,普吉島怎么去,普吉島怎么走,普吉島住宿,普吉島景點景區
普吉島被譽為泰國的“海上明珠”,目前是被開發得比較完善的旅游景點,有許多的項目可以游玩:滑水、人妖表演、游泳、騎馬、叢林跋涉、騎大象,因此每年都有絡繹不絕的人來到這個地方旅游。那么在一個有著迷人風光且現代娛樂項目豐富島嶼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呢?我想很多人都想知道這個答案。蛙步旅游網收集了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為大家解開這神秘的面紗——普吉島歷史。
文明的開端
根據對一些從洞穴中發現的稻米樣本的研究推測,泰國的文明可能會被追溯的公元前6800年。早期葡萄牙的航海地圖上將普吉島稱為(Junk Ceylon),而現在的“phuket”是來自馬來語中"bukit",也就是小山的意思。1960年的對于青銅兵器和青銅工具的發現,讓泰國古文明脫離石器社會的時代得以改寫,而且這一足以顛覆歷史的發現讓人們重新審視銅器和青銅器技術起源于中東的傳統理論。
據推算,在“Ban Chiang”(泰國一考古發掘地名)發現的青銅器可能會比已知的中東技術還要早幾百年。是哪些部落的人們開創了這一偉大而先進的文明成為眾人爭論的焦點。但可以確定的是,這種先進的文明只被局限于此地而并沒有在廣闊的地域得以發展。這是因為東南亞地區有著非常不適合居住的氣候與復雜的地形。這讓一些地區已經發展為成熟先進的社會與在叢林或深山里的原始社會并存,而往往它們之間僅僅近在咫尺。
原住民
普吉島最早的原著居民是一些身材非常矮小的原始部族,這些人種現在人在馬來西亞存在。這些原始部族靠狩獵和雨林里的水果或植物根莖生活。據相關報道,這些原始矮人部族直到19世紀中葉還仍然生活在普吉島中心地帶的茂密叢林里,但最終由于大批的開采者來普吉島開采錫礦,他們才徹底遷移。普吉島的沿海曾經被在海上游牧的一族所占據,他們被稱為“Chao Nam”或是“海上的吉普賽人”。這些人們會在某一海域或海灣開采各種貝類以及各種其他資源直到這個地區的資源全部耗盡,然后再全部遷移到其他的海灣。待之前的海灣各種資源及生態環境恢復后,他們會再次遷移回來繼續著這種循環。經常在馬六甲海峽行船的船長們把他們稱為“Saliteers”(意思為海盜),甚至他們的名聲要比當地的海盜還要差。但是,早期外來到普吉島探訪的人卻通常把“Chao Nam”們描述成矮小但勇敢的一族,他們是專業的水手,可以建造出小而堅的船只并從容的面對變幻無常的大海。這些人像吉普賽人一樣永不停息的遷移著,其間,他們會在島嶼上暫時的定居,但是卻從來不在土地肥沃的島嶼上開墾和耕作,只是靠做海盜和采集貝類獲取珍珠來維持他們的生活。他們甚至沒有任何文字,沒有任何宗教信仰,被世人認為是極為原始和野蠻的一族。
一位早期的歐洲商人-漢密爾頓船長(Captain Hamilton)曾經寫道:在Mergui(丹老, 緬甸南部海港城市)和Jonkcelaon(歐洲早期海圖上對普吉島的稱呼)之間有幾個非常好的海運港口,但是海岸附近的人口卻很少,因為那里有太多被稱為“Saliteers”的海盜。他們居住在海岸附近,經常在海上搶劫,將抓來的人當作奴隸并把他們運到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王國將奴隸們賣掉。普吉島經常會遭到他們的劫掠。”法國耶穌會士的傳教士也曾經描述到,在Junkceylon (歐洲早期海圖上對普吉島的稱呼)步行半個里格(League,一種長度單位,1里格 = 4.8公里)而不受到來自海盜任何生命和財產上的威脅是不可能的。也許就是因為“Saliteers”的這種惡名,在普吉島建立正常的貿易和礦業開采才會變得如此之難。
普吉島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