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紅色旅游專題:紅色旅游線路規劃_建黨90周年紅色旅游行程
今年是黨的90歲生日,公司組織我們部分員工參加了西柏坡三日游,一向不怎么關心歷史的我由于這次出行而感慨良多。
5月23日,旅游大巴駛向此次的第一站——天桂山, 天桂山位于河北省平山縣,是我國北方著名的山岳古剎型風景名勝區。我們的車開的并不快,大概司機師傅也有意讓我們領略沿途的風景;看著遠處連綿的群山、裊裊的炊煙、斑斕的山腰,雖然身在車里,但仿佛已經能夠聞到空氣中清新的青草氣息。當天晚上我們就下榻在山腳下的“天桂山賓館”。放下行李在去餐廳的路上,已經開始體會到山區夜晚的清涼,真的有心想四處看看,但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聽從了領隊的意見,回去準備第二天的行程。
好像是和山里的小鳥一起醒來的,下樓的時候才發現這家賓館的妙處,前一天晚上由于天黑,只能看到遠山的輪廓,而在清晨的陽光下,昨天車上導游提到的那個世界第一大漢字就赫然出現在眼前,這個“歸”字是為了慶祝1997年香港回歸而鐫刻在此的,字高97米,象征著香港于97年回歸,寬度是49米,寓意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集合完畢后,我們開始正式向山頂發起總攻,拾階而上,道路兩邊都是青蔥的樹林和標識牌。經常坐在辦公室,我爬了一會兒就已經氣喘吁吁了,抬起頭來看看身邊的同事和前面迎風飄揚的正保大旗,腳步不自覺地又輕快了起來。前面先到的人已經喊道:“加油哦,馬上就到嘍”,我快跑了幾步,一鼓作氣沖上山腰。雖然出行之前已經通過文字領略了天桂山之美,但是,那一刻還是不自覺地被眼前豁然的空曠震撼了一下,站在這條圍繞天桂山的盤山路上,天桂山雄偉與秀美的完美結合一覽無余。
跟隨導游我們首先到了真武洞,這是一處天然的溶洞,而且傳說真武就是在這里修煉成仙的,洞內陰暗潮濕,我們每個人都小心翼翼,但是又唯恐錯過七個場景的任意一個。當然,到天桂山就不能不提到白毛女洞,我不清楚是天桂山因白毛女而出名還是白毛女因天桂山而名噪一時。這是一個天然石洞,里邊很寬敞。她的雕像就在那里,但見她衣衫襤褸,想到舊社會對人的摧殘,不覺有些心酸。
下山的進度快了很多,經過一上午的活動大家都有些餓了,餐桌上的食物如同風卷殘云般消失殆盡,不知道會不會被老區的人民笑話,這些來自北京的游客好像是好久沒有吃過東西似的。稍事調整,下午我們又出發奔赴第二個景區,如果說天桂山是一個帥氣的小伙子,那沕沕水景區理所當然是一個柔美的山妹子,整個景區貫穿著激流的瀑布、溫婉的湖水、調皮的趵突泉、柔柔的小河,而這所有的水流都來自一個小小的水源頭。另外,解放戰爭時期朱德總司令指揮建設的我黨我軍第一座水力發電站——沕沕水發電站也建于此,觀賞性及愛國主義教育集為一身,實在不能不堪稱太行一絕。
第二天吃過早飯,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奔赴了此行的主要目的地,遠遠的已經看到有西柏坡三個大字的紀念塔。我們跟隨導游先后參觀了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周恩來、朱德五大書記的故居。小小的院落、低矮的屋頂、暗暗的窗格、簡陋的陳設,這都是解放前當地最為普通的民房形式,只有那房門上的紅牌顯示了主人不平凡的身份和發生在這些屋子里不平凡的歷史。在這個世界上最小的指揮所里,毛主席卻指揮了世界上最大的戰爭,真可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進入西柏坡紀念館后,迎面墻壁上是一幅五大書記及當時中共中央機關將士們的巨幅雕像,下面的燙金大字“新中國從這里走來”,引得大家都忍不住拍照留念。三層結構、11個展廳,一一走過,仿似看到新中國一步步成長和強大的心路歷程。一件件珍貴的藏品、一張張親切而熟悉的面孔、一幅幅驚心動魄的畫面,無不在訴說著西柏坡這段偉大與光榮的歷史。
坐在返程的車上,回望著漸漸遠去的西柏坡,不僅感慨萬千,我們黨在這里創造了偉大的奇跡,其核心思想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對于身為答疑老師的我來說,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能秉承為學員想得更多、做得更多、講解得更多,這樣才能真正的成為一名稱職的員工、一個合格的老師。
再見——西柏坡,再見……我會記住你的美,記住你的精神,記住你帶給我的心靈洗滌。
?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