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茶之人,如今已不僅僅滿足于品茶。不少品茶達人喜歡親自到茶葉的產地,實地去參觀甚至體驗采摘茶葉的過程,造訪當?shù)刈罹唔嵨兜牟桊^,細品最正宗的好茶。
?
杭州梅家塢炒茶中心的龍井師傅在進行高超的炒茶表演
浙江天姥山龍井
??????? 我多次前往浙江天姥山脈高山深處的外婆坑拍攝一片片散落在云溪間的碧綠茶園,最為之動情的是清明前的這次踏訪。多年游走四方茶園,唯見這里自然生長著連片的野生荒山茶,且山巒起伏,云霧繚繞。我確信包括這里人工改良栽培的茶園都是潔凈的。
?
?翡翠一般的極品外婆坑龍井葉青(即枝頭上的龍井鮮葉)
??????? 雖翻山越嶺,穿山過河,山路險要但風光無限,霧里聞香又觀景,對尋求大自然與茶園樂趣、戶外登山露營的人群,是最值得享受的地方。
明前聞茶進山寨
??????? 歷史相傳這里的茶比平地茶香氣重,至今無人顛覆。我國的歷代貢茶、傳統(tǒng)名茶以及當代的新茶 ,大多出自高山。這其中龍井、白茶大多又出自新昌境內的天姥山深處。明代陳襄詩曰:“霧芽吸盡香龍脂”,說的是高山茶 的之所以品質好,是因為在云霧中吸收了“龍脂”(罕見而珍貴物質)的緣故。常言“雨后天晴”。我在新昌縣城里避了一天一夜的小雨,按著與的士司機的約定,用過早餐我們便向天姥山區(qū)的外婆坑村進發(fā)。車駛過穿巖十九峰,便進入了國家地質公園的轄區(qū)內。山路彎轉,一路攀升,兩側風光越發(fā)迷人。約兩個小時可見兩側的山間,零零散散地有些不規(guī)則的茶田。
?
?如畫茶園
??????? 上午11時許進了山寨,用手摸摸外衣感到表層很潮濕。再摸摸臉,似浴后滋潤而光滑。本想可以感受一番茶山的大氣磅礴,拍攝到晴空萬里、層次清晰的大場景,也僅僅是奢望而已。接近中午時能見度只有數(shù)百米,周圍如霧氣包裹。種茶人亦有傳說“茶山之上紫氣升騰,這一年必有好茶可采 ”。難怪高山茶沖泡后久久不散的芳香氣韻及耐人尋味的口感浸染身心,這也正是平地茶難以抗衡高山茶的主因。
??????? 天姥山是備受歷史文化名人推崇敬仰的高山,唐朝以前天姥山就已被中國文人向往,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羲之、謝靈運等歷史人物都在此留下足跡,尋訪天姥山并留下了《夢游天姥吟留別》、《壯游》、《石城寺禮拜》等千古絕唱。我身在茶園向山下眺望,神奇的山水,不凡的氣勢,頃刻間讓我忘掉一切雜念。
??????? 外婆坑村海拔650米,而村屬的野茶園地勢更高更陡,從村里出發(fā),要登一個半小時才可采到山茶。村里改良栽種的龍井、白茶、九坑早等品種 ,也都嚴格遵循自然規(guī)律,生長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坡上,精耕細作,堅持無公害品質勝過其他區(qū)的同類茶葉 。抵達茶園時已是大汗淋漓,再看表足足攀登了近兩個小時。而村民平時僅需一個多小時。向遠望去,更高的山坡處還有茶園,我沒有放棄。欲知好茶真面目,需要體力加毅力的考驗。
?
一采茶人正匆匆行走于新昌風景優(yōu)美秀麗的茶園中
???????? 我已身在海拔八百多米之地,要一覽眾山還要待霧氣慢慢散去。正準備休息一下,一位穿著樸素的男士走過來向我打招呼,邀請我去前面的一處簡陋休息室休息,交談中得知他姓林,是村支書。邊品茶邊聊,他說村里茶園共有1500畝,產量很大,2010年人均收入10060元,主要經濟收入是茶葉,特別是每年清明前采摘的近3000公斤野生茶,彌足珍貴,大部分被北京的茶葉經銷商購走。老舍茶館招待國內外官員等貴賓用茶,均出自這里。
??????? 村里主要產外婆坑龍井,“南方有嘉木,新昌有好茶。”新昌的好茶指的主要是他們外婆坑的龍井,現(xiàn)遠銷美、俄、日等十余個國家。500克上乘的龍井需五萬片青葉。口感的獨特,品質的上乘,還因他們傳承保持了自成一體的古法采摘、攤放、殺青、回潮、輝鍋、分篩、挺長頭、歸堆、收灰等工藝。
????? “明前茶”是清明節(jié)前采制的茶葉。從南往北,好茶先后出在清明和谷雨時節(jié)。江南的好茶恰恰出自清明前。而新昌地處山區(qū),四百、五百、六百直到千米以上不同的海拔,只要是霧氣縈繞的地方,清明和谷雨前后都有好茶可采。外婆坑屬新昌縣海拔最高的村屯,“明前茶”細嫩品質最好。“明前茶”由于芽葉細嫩,香氣和滋味含量豐富,因此品質非常好。但由于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fā)芽數(shù)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采摘標準的產量很少,因稀少“明前茶”就更顯珍貴了。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觀看采茶時,曾作詩《觀采茶作歌》,有詩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騎火品最好”,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龍井茶 品質最好,過早采制太嫩,過遲采制太老。
千辛萬苦皆故事
?????? 讓我吃驚的是正值采茶旺季,連綿陡峭的茶山,僅能望到零星的采茶人。茶是要一芽一葉地采,大片的茶田何時才能把應季的茶,在最鮮嫩的時段采完?答案是:忙時采茶人幾乎在凌晨就趕到茶園開采,直到日落,村里上到七、八十歲的阿婆,下到懂得采茶常識的學生齊上陣。還有就是有選擇地采摘,有時為選擇最適合采的葉,邁出幾十米只采幾葉。
?????? 多少次拍攝采茶,看到的幾乎全是女工,有的身后還背著孩子,還有看上去很小的姑娘,她們來自附近村屯甚至不遠千里,外貌、穿著都有很大的差異。她們幾乎每個人的手里都拿著一根竹棍,仔細看竹棍上都劃有記號。原來這是用來測量茶葉是否可以采摘的工具,有些女工沒帶竹棍,就背上孩子目測可采茶葉,孩子大小和竹棍標記的高度幾近吻合。
??????? 四十多歲的采茶工和玉梅來自四川,這是她第五個年頭出來采茶。她所以選擇來到新昌境內采茶,是因為這里工錢給得多,采一個月茶賺幾千元,供孩子讀書、買農藥就不愁了。“到旺季,我們凌晨一兩點鐘就要起床,翻山越嶺摸黑趕至茶園。茶早一天采是寶,晚一天采是草。中午也不下山,飯是村里派人送到茶園的。”到外婆坑村采茶的農民工來自浙江、四川和福建,因為走山路辛苦,得到的報酬比較高,包吃包住每天100元。
????? “看準了,嫩葉長到1.5厘米的時候采下來最好。剛開一瓣芽比葉長,這樣的新茶才最鮮,要是等葉子再大些采,就會降品級。”按著指點我也試著采摘了一些,直到晚上再聞聞抓過新茶的手依然是留有余香。
心曠神怡長壽村
???????? 隸屬新昌縣的外婆坑,地處澄潭江源頭,與東陽、嵊州、磐安三地交界。村莊群山環(huán)抱,開門就是山,出門就爬嶺,看看面對面,走走老半天。村民三百多年前由福建遷入,全村共有158戶,總人口531人,其中少數(shù)民族婦女35人,分別由白族、苗族、傣族、佤族、水族、瑤族、納西族、布依族、彝族、漢族等11個少數(shù)民族組成。改革開放后,浙江較早地實現(xiàn)了村村通。生態(tài)資源的優(yōu)勢、保存完好的村落、紅軍轉戰(zhàn)此地的政治背景及民族村落的色彩,使外婆坑漸漸有了名氣。茶鄉(xiāng)游的、農家樂的、采購茶的漸漸多了起來。近些年又興起了到這里舉家短住的勢頭,因為這里還是一個十足的長壽村。
??????? 歷史以來,極少有活不到九十歲的村民。九十歲以上的老人也都是自然衰老而終。主要原因為飲用的水是山泉,空氣也無任何污染。外婆坑村四面環(huán)山、原始生態(tài)、空氣清新、村民和睦、從不吵架。有節(jié)制飲茶且只喝自產的綠茶。食野菜和粗糧為主。吃慣了山中的野獼猴桃 、樹莓 、山梨等大自然賜予的多種產量豐富的野果,村民不習慣到城里花錢購買果蔬。
??????? 夜晚,幾杯自釀的米酒或黃酒,配上幾盤筍、菜枝頭等野菜和家家都必備的腌肉臘味,一邊哼著新昌調腔一邊想著賞心的樂事。幾分醉意,幾分激昂,幾分逍遙,又幾分自在,這就是一代又一代外婆坑人的日子,這就是外婆坑村的生活。
旅游貼士
?????? 交通:從廣州起飛的航班至杭州蕭山或寧波櫟社機場。杭州和寧波都有直達紹興的機場大巴,一小時內至紹興市中心,票價30元。從新昌縣城乘坐鄉(xiāng)村巴士,約1小時可抵達外婆坑村。
????? 美食:外婆坑村地道的農家樂,打糍粑、現(xiàn)磨的豆腐 又細又嫩、全手工烤制的玉米餅又香又脆、這里的腌肉有金華火腿的風味。
????? 購物:外婆坑龍井,地產的野獼猴桃、野樹莓等野果
?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