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興訊(記者李建超)未來5~10年后,游客將可在中國東興和
越南芒街體驗“無國界旅游”。3月22日,由
廣西社會科學院和東興市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東興-
越南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研討會在東興舉行,來自中國和
越南旅游部門的60多名官員、專家、學者,為即將啟動的中越“無國界旅游試驗區”建設出謀劃策。
?
“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區,既不是國內的某個區域旅游合作區,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跨境旅游景區合作,而是中國東興和越南芒街共建的旅游合作試驗區。”
廣西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員呂余生說,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區的發展定位應該是環北部灣旅游圈集散中心城市,中越自駕車旅游服務基地等。他建議,跨境旅游合作區設立在兩國邊境線上,由兩國主管部門來共同協調和管理。
?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副主任李明德研究員表示,跨境旅游合作區就是“無國界旅游試驗區”,將在中越兩國的合作下實現互免旅游簽證,雙方人員自由來往、貨物自由流通、貨幣自由換匯、車輛自由通行等旅游便利,卻能夠體驗到兩國不同的特色。
?
這樣的構想如何實現呢?很多專家一致認為,應該盡快積極爭取國家政策的支持,盡早建立旅游合作區工作機制。“合作區應該解決通關便利化問題。”呂余生說,
北海到越南下龍灣已經可以直接通過身份證辦理落地簽證,而從東興口岸出關到越南則必須持有護照辦理簽證,手續繁瑣。而簡化通關手續、允許國內外游客在合作區內自由通行,批準落地簽證等通關便利化措施,必須首先從國家層面及合作機制上解決。
?
???
廣西大學商學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楊永德表示,為了推動中越跨境合作區的建成,中越雙方可先各自劃定5~6平方公里作為合作區核心層范圍,在合作區范圍內實行無障礙旅游,僅憑身份證及其他相關證件即可在合作區內游覽。在此基礎上,要盡早聯合越方啟動中越國際旅游合作區總體規劃及所屬專項規劃。
?
越南國家旅游管理總局專家、越南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范忠良博士說,2010年,越南出國旅游的人數超過100萬人次,共接待國際游客5000萬人次,中國赴越南游客和越南赴中國旅游人數均占最大比重。未來10年,越南的旅游發展戰略中,將中國與
日本、
韓國、東盟國家一起列為最重要市場。
?
?
?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