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黎明寺,又叫鄭王廟(Wat Arun),
泰國王家寺廟之一。此廟在大城王朝時是一座古寺,稱為“瑪喀寺”。據說,當年鄭王驅逐緬軍後,順湄南河而下,經過此寺前,正好是黎明時刻,遂下令上岸到寺里面禮拜。后鄭王登上王位,下令重修此寺并改名為“黎明寺”。此廟被稱為“黎明寺”的另一個說法是由于其廟內最高的塔尖直插云霄,高79米,人們便覺得它是每日首先接觸陽光的地方,故給予“黎明寺”之名。
??????? 鄭王廟內這座高達79米的“拍攀”大佛塔,始建於1842年,屬於大乘舍利塔式,尖塔的外面裝飾以復雜的雕刻,并鑲嵌了各種彩色陶瓷片、玻璃和貝殼等,是
泰國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大乘塔,周圍尚有四座與之呼應的陪塔,形成一組龐大、美麗的塔群,其規(guī)模在
曼谷僅次于大皇宮和玉佛寺,有“
泰國埃菲爾鐵塔”之美稱,令人嘆為觀止。
?????? ? 當我坐船過河時,就看見對面已是烏云密布。天啊,這才剛剛下完雨啊,怎么又要下了。果不其然,就在我正式踏上黎明寺這快熱土時,大雨再一次無情的傾瀉下來。我也再一次被泰國這種想下就下的天氣搞的哭笑不得。于是,我躲進一寺廟的屋檐下,望著外面滴滴答答的雨和近在眼前的黎明寺。心想,再過幾個小時就要離開泰國了,不想給自己留下什么遺憾。于是,冒雨前行。在廟里塔的四周,我找到了個避雨的地方,抬頭,是高高在上的巴壤塔,左右是寂靜的小塔,安靜地只能聽到雨聲,我頓時發(fā)現自己是這周圍的唯一的生命。雨停,登至塔頂,湄南河對岸,黃昏下的
曼谷顯得格外的迷人,那高聳著的鋼精水泥鑄造的高樓大廈,那長長的塔尖的星羅密布,還有滾滾的湄南河水。這一切的一切,就像是一副美麗的畫卷,而我,最想做的就是馬上離開這美麗的畫卷,不愿侵犯她的神圣與安寧。
???????? 寺內有五座一模一樣的佛塔,一大四小。大塔為79米高的婆羅門式尖塔——巴壤塔,建于1809年,有“泰國埃菲爾鐵塔”之美稱。據說里面有精美的壁畫拉瑪二世的骨灰,可惜不讓游人入內。你說在一個明明是供游人欣賞的景點,便便有“禁止游客入內”幾個大字,真是大剎風景啊。
??????? ?這里積聚了大大小小的瓷器,或完整的,或殘缺的,這種做法在
曼谷的一段時期被廣泛地采用。據說都是從中國運過來的,當年中國的船只靠進曼谷港時,把碎瓷器當沙袋用,怪不得中國會叫china。
泰國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