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特色:
泰國古典舞蹈
泰國人能歌善舞,民間舞蹈舞姿優美,音樂動聽。古典舞是泰國舞蹈藝術精華,已有約300多年歷史,在古典舞中尤以啞劇舞——“Khon”馳名。泰國古典舞伴奏的樂器主要有鼓、鑼、小鈸、拍板、笛子、胡琴、笙等民間樂器。
起源:泰國古典舞蹈源于印度南部“卡達卡利”宗教舞蹈,作為一種十分復雜而微妙的藝術,每個舞步動作都具有特殊含義,訴說一個婆羅門教故事,情節十分曲折。
門類:古典舞又有“宮內”與“宮外”之別。宮內舞比較嚴肅古板,沒有滑稽場面。與之相對應的宮外舞則比較活潑自由、詼諧有趣。
服飾:跳舞少女們所穿的服裝,以著名的泰絲制成,再配上閃閃生光的金片。她們所戴的帽子,是寺廟風格的寶塔型金冠,充滿宗教氣息。
觀賞場所
皇家劇院(Chalermkrung Royal Theatre):劇院位于唐人街北部帕乎叻地區的邊緣,自1933年開業以來一直受到皇室的資助,是亞洲最大最現代化的劇院。這里表演場地盛大,并有先進的投影技術。
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劇院位于國家博物館以東約10分鐘行程。國家劇院有表演“Khon”的傳統,這原是一種宮廷舞蹈,演出時戴著面具,沒有對話,以音樂、舞蹈和肢體表達。每月的最后一個周五和周六有演出,需提前訂票。
佛殿藝術
曼谷佛教歷史悠久,到處香火鼎盛,佛廟林立,佛跡遍布,由佛教衍生的佛像雕塑和寺廟壁畫,折射著“千佛之國”的佛教藝術的精髓。
佛像雕塑
曼谷王朝的佛像雕塑風格是從斯里蘭卡的小乘佛教經文中發展出來的。因此,它象征著一種對正統的延續創造,以及對原創者的敬意。佛像除個別的佛像用金銀等貴金屬外,絕大部分采用普通的材料,包括巖石、磚瓦、灰泥、陶瓦及木材等 。
代表作品:云石寺,寺內供奉一尊高2.2米高,素可泰時期行走姿勢的青銅佛像。該寺同時還供奉著一尊深受全國敬重的清拉佛像,高3米,是泰國著名彭世洛佛像的復制品。
寺廟壁畫
寺廟壁畫在拉達那可辛初期達到全盛時期。壁畫多繪制于涂有灰泥的石造建筑及木制的隔墻上,內容是宗教故事和民間生活的景象。對細節部分的精致描繪和熟練的手工繪制技藝是泰國壁畫的特色。
代表作品:玉佛寺建筑群四周的個動人的史詩故事《拉瑪堅》,共178幅精美的壁畫,規模宏大,工藝精細,很讓人贊嘆。《拉瑪堅》來源于長達2萬多句的大型梵文史詩Ramayana,意為Rama的歷險記。最完整的版本由泰王拉瑪一世所著,拉瑪二世則把故事編為傳統戲劇。
水上市場
水是暹羅人真正的家,只有水才可以最完美地展現他們自然民風、純真性格和天賦。沒有闊馬揚鞭,只有乘船搖槳才是這個自由國度的獨有的氣質。——《黃色長袍的國度》1898年,Ernest Young著。
每個清晨與黃昏,修長的長尾小船載著用來買賣的鮮果時蔬、吃食雜貨徜徉在湄南河上。大大的斗笠下面,是人們平和的笑臉,還有不諳世事的兒童在水中玩耍;而出家人也劃著小船,依照佛家規定排列僧碗,沿船托缽。
這些可能僅僅是您在書本上讀到過的傳統生活圖景,現在仍然在泰國曼谷的湄南河上日復一日上演的真實生活。
泰國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