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四川、
云南大山的交界處,有一片神秘的“
瀘沽湖”。在當地土語里,“瀘”為山溝,“沽”為里,“
瀘沽湖”也就是“山溝里的湖”。這方水土被譽為“神秘的東方女兒國”、“人類母系氏族領地的活化石”,這里最著名的,就是瀘沽湖畔的摩梭人的“走婚”風俗。,進入現代社會,仍有為數眾多的摩梭男女,實行“走婚”。走婚是什么呢?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終身都羈留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母系”當家,在現代人眼里,自然非常奇特。
不同版本的“女兒國”
其實,“瀘沽湖”一帶,并不是歷史典籍中的“女國”,至于“東方女兒國”的稱謂,也是后人從《西游記》里“借”來的詞匯。雖說《西游記》只是吳承恩的一部神話小說,其中很多人物和地名,卻寫得有鼻子有眼。所謂“西梁女國”即是一例。《西游記》第五十四回《法性西來逢女國,心猿定計脫煙花》寫道:“那里人都是長裙短襖,粉面油頭,不分老少,盡是婦女,正在兩街上做買賣,忽見他四眾(唐僧師徒)來時,一齊都鼓掌呵呵,整容歡笑道:‘人種來了!人種來了!’”
早在前一回,子母河邊,當地一個老婆子就警告過:“還是你們有造化,來到我家!若到第二家,你們也不得囫圇了。我一家四五口,都是有幾歲年紀的,把那‘風月事’皆休了。故此,不肯傷你。若還到第二家,老小眾大,那年小之人,哪個肯放過你去!就要與你交合。假如不從,就要害你性命。把你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兒哩……”從吳承恩的描寫里,不難看出,《西游記》中的“女兒國”,實在是禁欲,豆蔻女子都無福消受“風月事”。世時代代的“性饑渴”困繞著全社會。
據《舊唐書·東女傳》記載:“東與茂州、黨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白狼夷。”從此推斷,唐朝時期,川、滇、藏交匯的雅礱江和大渡河的支流——大、小金川一帶,已經出現了“女兒國”,當時所謂“東女國”,就應該是摩梭人的祖先。很難說“瀘沽湖”的摩梭人,和吳承恩的“西梁女國”,哪個資格更老。細細考究起來,正史確有“女國”的記錄,最早的文獻資料出現在《北史》或《隋書》里。
神秘色彩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